别慌!这几种中药泡水喝,专治丢三落四的毛病

一归堂 2025-05-07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"刚放的东西转头就忘""手机放下秒变失忆""出门总怀疑没锁门"......这些场景是不是特别熟悉?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,很多中药材泡水喝就能调理健忘,关键还没什么副作用,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怎么用常见的中草药对付这个恼人的毛病。

健忘不是老年专利,年轻人更要警惕 现在三十岁出头就忘性大的太多了,我同事小王就是典型,前天把车钥匙冻在冰箱里,昨天把手机放进微波炉,今天又忘记带工卡,他说自己才28岁,记性比60岁老爸还差,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眼里叫"心脾两虚",通俗说就是脑子不够用,气血跟不上。
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健脑神器

  1. 枸杞+桂圆茶(补血安神) 这组搭配特别适合熬夜党,枸杞补肝肾,桂圆养心血,每天抓一把煮水喝,连续两周就能感觉精神头足了,有个程序员兄弟坚持喝了一个月,以前总忘写代码注释,现在连测试用例都记得清清楚楚。

  2. 黄芪+红枣(补气提神) 气不足就会整天昏昏沉沉,办公室常备这两味,开水一泡当茶饮,特别是下午犯困时来一杯,既能抗疲劳又能改善短期记忆,注意黄芪要买切片的,整根煮不出味道。

  3. 远志+菖蒲(开窍醒神) 这对组合堪称"记忆开关",远志打通心肾通道,石菖蒲唤醒大脑神经,适合重要考试前饮用,很多高考学生家长都会提前三个月给孩子煮这个喝,不过味道偏苦,可以加蜂蜜调和。

不同体质要喝对配方

  1. 上班族(气阴两虚型):西洋参片+麦冬 这类人总感觉累但睡不着,嗓子干眼睛涩,西洋参补气不上火,麦冬滋阴润燥,泡出来的水还有点清甜,比咖啡健康多了。

  2. 宝妈族(心血亏虚型):当归+龙眼肉 生孩子后记性差是普遍现象,这时候需要补血,当归活血,龙眼补心,煮水时加两勺红糖效果更好,注意哺乳期要问过医生再喝。

  3. 游戏党(肾精不足型):黑豆+核桃仁 长期熬夜伤肾气,表现为转身就忘事,把炒熟的黑豆和核桃磨粉,每天冲水喝,既补肾又补脑,某电竞选手训练基地都在喝这个配方。

喝中药水的讲究可不少

  1. 时间要掐准:早上9-10点阳气上升时喝最好,晚上7点后别再喝,免得影响睡眠。
  2. 水温有讲究:80度热水最合适,沸水会破坏某些药材的有效成分。
  3. 忌口要注意:喝中药期间少吃萝卜(解药性),少碰生冷食物。
  4. 贵在坚持:中药调理就像煲汤,至少连续喝两周才能见效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。

真实案例比广告靠谱 我邻居张阿姨以前总找不到老花镜,现在每天带着保温杯喝绞股蓝+百合茶,半年下来不仅记性好了,连常年失眠都好转了,还有个高三男生考前喝人参+益智仁茶,原本背课文要半小时,现在看两遍就能记住。

防健忘的生活小窍门 光靠喝药还不够,这几个习惯要坚持:

  1. 每天吃三个核桃两个鸡蛋(补充DHA)
  2. 每周三次有氧运动(促进脑部供血)
  3. 养成随手记便签的习惯(减轻记忆负担)
  4. 睡前泡脚时按揉涌泉穴(引火归元)

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如果喝完两个月中药水还是频繁忘事,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: • 突然忘记熟悉的路线 • 反复询问同一件事 • 伴随手脚麻木 • 情绪异常波动 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,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检查。

自制中药茶包攻略 嫌每天配药麻烦的,可以周末准备好分装茶包:

  1. 基础版:枸杞10粒+红枣3颗+黄芪5片
  2. 加强版:远志3克+石菖蒲5克+茯苓10克
  3. 养颜版:玫瑰花5朵+桂圆肉8颗+麦冬5克 所有材料烘干后混合,装入纱布袋,每次取一包沸水冲泡,放在办公室特别方便,还能当养生社交话题。

古人智慧今人用 《神农本草经》里记载的"令人不忘"药材,很多都被现代研究证实含有改善记忆的成分,比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能促进神经细胞再生,石菖蒲里的挥发油可以增加脑血流量,不过咱们普通人不用追求名贵药材,家常食材搭配得当就有效果。

最后唠叨一句 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,别指望喝两天就能过目不忘,保持好心情、规律作息才是根本,那些年过四十依然耳聪目明的老中医,哪个不是生活规律、心态平和的?与其到处找"聪明药",不如从每天一杯暖手的中药茶开始,慢慢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