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邻居王婶念叨"春天多吃芽",早上撞见她蹲在阳台捣鼓个绿盆,凑近一看居然在发小麦芽!这让我想起去年在中医院抓药时,老大夫悄悄塞给我的小纸包——晒干的麦芽,当时只当普通药材,现在想来这里面大有学问......
要说这发芽小麦的中药身份,可是正儿八经载入《本草纲目》的,李时珍老爷子早就发现,小麦发了芽就像被唤醒的"药引子",原本藏在麦粒里的淀粉、蛋白质经过酶解,摇身变成了更容易吸收的小分子,您可别小看这毫不起眼的嫩芽,它可是集消食导滞、疏肝理气于一体的全能选手。
记得上个月闺蜜家孩子积食发烧,西药退烧反复折腾好几天,后来我翻出婆婆存的老麦芽,煮了锅焦香麦芽水,没想到喝两次就退烧了,这可不是巧合,中医讲"焦香入脾",炒过的麦芽就像给肠胃装了台粉碎机,专治米面吃多的胀气不消化,不过要提醒各位,生麦芽和炒麦芽功效大不同,生芽偏于疏肝解郁,炒焦的才主消食导滞。
说到养肝,不得不提现代人的通病——熬夜伤肝,前阵子公司连着加班,我照镜子发现舌苔厚得像毛毯,赶紧抓把生麦芽煮水当茶喝,这招还是跟中医院退休的张大夫学的,他说麦芽抽出来的嫩芽就像春天的嫩柳条,能顺着肝经把郁结的气捋顺,喝了三天,果然感觉胸口那股闷气散了大半,连带着痘痘都少长了几个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发芽小麦的"液态面包"称号,上周末试着用鲜麦芽打豆浆,没想到比黄豆豆浆还清甜,查资料才知道,发芽过程中产生的淀粉酶把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,难怪喝起来自带甜味,现在我家早餐常备麦芽浆,既解决了娃挑食问题,又偷偷补了B族维生素,不过要掌握好火候,麦芽冒两瓣翠绿尖的时候营养最巅峰,等到叶子展开营养价值就大打折扣了。
当然也不是人人适合这"绿色黄金",体质虚寒的朋友最好搭配红枣生姜,像我妈这种常年手脚冰凉的,我就给她煮麦芽姜枣茶,倒是那些天天应酬喝酒的老板们,酒后泡杯麦芽茶真是救星,既能解酒毒又能护肝脏,但千万记住,正在哺乳期的宝妈要忌口,麦芽的回奶功效可是杠杠的!
现在市面上卖得发芽小麦制品越来越多,建议大家优先选带壳的完整麦粒自己发泡,某宝三块钱一大包的有机小麦,用温水泡8小时就能窜出白嫩嫩的芽尖,要是嫌麻烦,药店买的炒麦芽记得选表面微黄带焦斑的,那种才是地道的中药饮片,对了,储存时要密封防潮,不然受潮发霉的麦芽可是会致癌的!
最后说个冷知识:古人管发芽叫"萌蘖",认为这时候的生命力最旺盛,就像春天的竹笋、秋天的豆芽,小麦发了芽就是浓缩的春日精华,下次再看见厨房角落的小麦,不妨试试这天然的养生妙方,毕竟老祖宗传了五百年的食疗智慧,可比保健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