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里的麻家族,从麻黄到火麻仁,这些宝贝你真用对了吗?

一归堂 2025-05-07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说起中药里的"麻"字辈,老中医的药柜里可藏着不少宝贝,前阵子我风寒感冒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麻黄;闺蜜便秘靠火麻仁茶调理;连厨房里常见的亚麻籽油都带着"麻"字标签,不过别以为带"麻"的中药只是名字像,它们的功效可是各有神通,今天咱们就扒一扒中药里那些带"麻"的妙药,看看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有多硬核!

麻黄:解表发汗的"急先锋"

要说中药界的"麻"字头牌,麻黄当仁不让,这味辛温药材最擅长对着干,专治风寒束表引起的恶寒发热,记得去年冬天我裹着羽绒服仍冻得哆嗦,老中医三根手指一搭脉,笔走龙蛇开出麻黄汤,回家熬药时那股浓烈的松节油味直冲天灵盖,喝下去瞬间后背发热,像揣了个暖宝宝,两碗药下肚寒气消散得干干净净。

不过这员猛将得小心伺候,有次邻居家小孩发烧,家长自行抓了麻黄煮水,结果孩子出汗太多差点脱水,中医讲究"中病即止",麻黄发汗力道猛,高血压、心脏病患者更要退避三舍,现在有些减肥产品偷偷加麻黄提取物,奉劝各位千万别学,当年某网红减肥茶喝出心悸的新闻还历历在目。

火麻仁:润肠通便的"肠道润滑剂"

跟麻黄的暴烈不同,火麻仁就像位温润的长者,这壳硬仁白的小东西,可是便秘星人的救星,我奶奶常年受便秘困扰,每天嚼20克火麻仁当零嘴,半个月后连痔疮都收敛了,它不像大黄泻下那么猛,而是像给肠道抹润滑油,悄咪咪就把宿便请出体外。

最近养生圈流行火麻仁配郁李仁打粉,3:2比例冲水喝,亲测有效,但要注意现打现喝,放久会哈喇味,不过孕妇和腹泻体质要绕道,有次同学孕期便秘吃火麻仁,结果跑半宿厕所——这味药只适合"干塘",绝不可用于"涝灾"。

亚麻子:藏在厨房的药食同源高手

超市货架上的亚麻籽油原是中药出身,这黑褐色小籽儿富含欧米伽3,却是地道的中药材,古书记载它能"补五脏虚损,活血润燥",现代研究说它能降血脂,我妈每天空腹嚼10克亚麻籽,半年下来体检报告甘油三酯直降2mmol/L。

不过亚麻子得碾碎吃才有效,整粒吞下等于给肠道穿了层盔甲,最好用咖啡研磨机打碎,拌酸奶或撒沙拉,但切记不可过量,有次我贪嘴吃多,晚上肠鸣得像开交响乐,这才懂古人说的"滑肠"是啥体验。

天麻:息风止痉的"脑袋保护神"

虽然名字不带"麻",但天麻在中药界算"麻"字辈亲戚,这表面带斑点的块茎最拿手治头痛眩晕,尤其对付现代人的手机病,我同事长期低头看电脑,后脑勺像压着石头,中医开天麻钩藤饮,喝一周就说脖子轻松得像换了弹簧。

天麻炖鸡是经典食补方,但别学某音博主放半斤天麻,30克足够,切片时还会渗出黏液,这是有效成分溶出的标志,不过血虚的人要慎用,有次贫血患者吃天麻后脸色更苍白,中医说它偏燥,得配伍补血药才稳妥。

芝麻:被忽略的"平民补药"

压轴的必须是家家都有的芝麻!别看它不起眼,《本草纲目》早把它列为上品,炒熟研末调蜂蜜,专治老年性便秘;生黑芝麻含硒量惊人,甲状腺结节患者当零食正合适,最绝的是黑芝麻丸,某宝卖的爆款配方其实源自古法九蒸九晒。

但芝麻也有讲究,腹泻时千万别碰,不然马桶里飘的全是黑点点,我试过每天吃100克,半月后头发确实油亮,但体重涨了3斤——这黑色小胖子热量可不低,建议磨碎冲水,营养吸收率能翻三倍。

用药禁忌与实用妙招

这些"麻"字号中药各有脾气,使用时要牢记规矩:

  • 麻黄发汗像开闸放水,虚汗多的人碰不得
  • 火麻仁通便像温柔推拿,腹泻体质千万别试
  • 亚麻子降脂像细水长流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用
  • 天麻止眩像稳压器,熬夜党配枸杞绝配
  • 芝麻补肾像存钱罐,细水长流才有收益

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小偏方:

  1. 风寒初起:麻黄5g+桂枝10g煮水泡脚,泡完钻进被窝发汗
  2. 孕期便秘:火麻仁15g捣碎+雪梨炖汤(孕晚期可用)
  3. 熬夜头痛:天麻20g+鲫鱼煲汤,喝完脑袋清亮
  4. 脱发烦恼:黑芝麻+制首乌各30g打粉,早晚一勺

中药里的"麻"家族就像武林门派,个个身怀绝技却脾性各异,用对了是神药,用错了可能伤身,下次抓药看到带"麻"的药材,可别以为是同名同效,仔细问问大夫用法,毕竟老祖宗的智慧都藏在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