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手脚冰凉?这味暖身中药帮你补气血

一归堂 2025-05-06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妈,这黑乎乎的根须是啥?"小时候总见母亲在砂锅里炖肉时放几片蜷曲的棕褐色药材,浓郁的香气混着肉香在寒冬腊月里格外诱人,后来学了中药才知道,这不起眼的"配角"竟是有千年药用史的当归,如今每到冬至,我家灶台上总会支起咕嘟冒泡的陶罐,当归党参炖鸡的香气顺着门缝往外钻,引得邻居们都探头问:"又煲啥暖身子的汤呢?"

藏在药柜里的"暖宝宝" 前些天去中药房抓药,老药师从紫檀木抽屉里取出当归时动作格外郑重,这片形似伞骨的干药材,掰开断面能看到明显的油点,凑近闻是带着甜味的辛香,老师傅说:"这是岷县无硫熏的当归头,专门留着给懂行人冬令进补用的。"

在中医眼里,当归就像个全能型暖炉,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,既润肠又通便,尤其适合现代人久坐办公室导致的"上热下寒"体质,那些整天喊手脚冰凉的姑娘们,还有腰膝酸软的老伙计们,喝上半个月当归茶,整个人就像被阳光晒过的棉被般松软温暖。

千年养生意趣多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当归能"补五脏,生肌肉",古人视其为妇女之圣药,我在古籍馆见过清代美人图,画中女子捧的鎏金珐琅手炉里,除了炭火就藏着当归丁香包,现在故宫文创还出了当归香囊,倒是把传统养生玩出了新花样。

不过真正会用当归的还是民间百姓,西北农村至今保留着"冬至吃当归羊肉萝卜饺"的习俗,牧民们清晨赶羊群前必喝碗当归生姜红糖水,去年去甘肃采风,房东大娘教我辨认新鲜当归:叶片带锯齿的三出复叶,根茎表皮黄白带褐斑,折断时黏液拉丝像蜜糖,这才是地道的"秦归"。

厨房里的养生智慧 要说最家常的当归用法,莫过于炖汤,上周给加班族闺蜜送保温桶,底层铺满当归切片,中层码着红枣枸杞,最上面搁带皮五花肉,冷水下锅煮沸后撇浮沫,转小火煨足三个钟头,揭开盖时油脂早已化作乳白汤花,肉烂如豆腐却丝毫不腻。

怕麻烦的上班族可以试试当归茶饮,取拇指大的当归片,配两粒去核红枣,沸水焖泡十分钟,我常看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捧着玻璃杯,水面浮动着当归特有的琥珀色,喝到胃里暖烘烘的,连键盘都敲得勤快几分。

进补也有讲究 虽说当归好,可不能瞎折腾,有年春节亲戚送来整根当归,丈母娘全塞进乌鸡汤里,结果全家喝完都上火流鼻血,后来请教中医师才晓得,当归每日用量不宜超过15克,最好搭配黄芪、熟地等药材中和药性。

特殊人群更要谨慎,孕妇忌用当归,经期量多的女性也不宜,有次诊所遇见位大姐,听说当归补血就天天泡水喝,结果月经淋漓不尽,老中医边开止血药边摇头:"这味药好比柴火,虚寒屋子添把火正好,火旺了再硬塞可要烧过头。"

现代生活的养生启示 在这个全民养生的时代,当归的走红倒让我想起外婆的话:"补药不是糖果,得对症吃才有用。"现在年轻人熬夜加班后猛灌当归精,其实不如调整作息来得实在,真正的养生不该是跟风吃保健品,而是像祖辈那样顺应时节,该热补时不吝啬,该清淡时不勉强。

最近整理药箱发现,母亲当年珍藏的当归片已变得轻薄脆裂,但那股穿越千年的草木香气依然如故,或许这正是中药材的奇妙之处——它们不说话,却用温热的药性陪伴着一代代中国人,在寒冷的冬夜里守护着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