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小区里好几个孩子都咳嗽发烧,邻居家五岁的朵朵刚确诊肺炎住院,天天挂着吊瓶哭得撕心裂肺,看着娃受罪,当妈的眼眶都哭红了,其实咱们祖辈传下来的中药方子,对付小儿肺炎真有两把刷子,今天就跟各位宝妈宝爸唠唠这回事。
为啥小孩特别容易得肺炎? 小孩子就像刚抽条的嫩芽,脏腑娇嫩得很,特别是肺脏,中医叫"娇脏",稍微受点风寒暑湿就容易出问题,现在家家都有空调,冷热交替时孩子穿脱衣服没把握好,寒气直接冲进肺里;加上幼儿园交叉感染,病毒细菌趁虚而入,这才让肺炎成了儿科"常客"。
中药治肺炎的三大绝招
-
辨证施治不伤身 不像西药抗生素"一刀切",中医会把肺炎分成不同类型,要是孩子发热怕冷、咳白痰,可能就是风寒闭肺,用麻黄、杏仁熬水发汗散寒;若是高烧咽痛、黄痰粘稠,可能是风热犯肺,金银花、连翘煮水效果特别好,去年我家小宝就是半夜咳醒,喉咙呼噜呼噜响,老中医给开了石膏粳米汤,喝两天就不烧了。
-
调理体质防反复 很多娃明明治好了肺炎,隔三差五又复发,这其实是正气不足!中药讲究"扶正祛邪",肺炎恢复期用太子参、山药炖汤,既能补脾肺之气,又能增强抵抗力,隔壁陈姐家闺女以前一年住三次院,后来坚持吃玉屏风散,这两年连感冒都少了。
-
外治疗法双管齐下 中药不光能喝,还能外用,记得表嫂家小子肺炎喘得厉害,老中医用白芥子、细辛研末调姜汁贴膻中穴,当晚呼吸就平稳了,还有小儿推拿也管用,清肺经、揉天突穴,配合着喝药,好得更快。
这些中药方子要收好 ①风寒咳嗽型(舌淡苔白): 葱白豆豉汤:葱白3根+淡豆豉10克,煮沸5分钟,放少量红糖,特别适合刚开始流清涕、怕冷的阶段。
②痰热闭肺型(高烧黄痰): 鱼腥草雪梨水:鲜鱼腥草50克(干品减半)加雪梨皮煮水,代茶饮,注意鱼腥草要后下,煮久了效果打折。
③阴虚肺热型(干咳无痰): 沙参麦冬粥:北沙参10克、麦冬8克,和大米同煮,煮好后加蜂蜜,别放白糖,止咳效果更好。
护理细节比吃药还重要
-
饮食禁忌要记牢 肺炎期间绝对忌口生冷油腻,羊肉、芒果、酸奶这些都得停,给孩子做点百合小米粥,润肺又易消化,康复期也别急着进补,羊肉汤、榴莲这类热性食物,小心"火上浇油"。
-
居室通风有讲究 很多家长怕孩子吹风,门窗关得死死的,其实空气流通才能赶走病菌,只要不让风直吹孩子就行,湿度保持在50%-60%,太干了痰咳不出来,太湿容易滋生霉菌。
-
拍背排痰学问大 喝完中药后,用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后背,帮助痰液排出,力度要像扫灰尘那样轻柔,每天三次,每次不超过10分钟,去年亲戚家孩子住院,护士教了这个手法,配合着吃药三天就出院了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 × 盲目信偏方:网上流传的"大蒜蒸冰糖治肺炎",对轻微咳嗽可能有用,但重症肺炎耽误不得。 × 中药当糖水喝:是药三分毒,别想着多喝点好的快,过量服用反而伤脾胃,有个宝妈给娃连喝三天麻杏石甘汤,结果拉肚子脱水了。 × 见好就收停药早:症状缓解后要继续巩固,通常需要再喝2-3天中药调理,不然残留的病邪卷土重来,前功尽弃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中药治病就像春雨润物,慢是慢点但不伤本,要是孩子高烧不退、嘴唇发紫,千万别硬扛,赶紧送医院!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,咱们的老祖宗智慧配上现代医学,才能让孩子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