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有人留言问甲亢的事儿,说吃西药伤肝还容易复发,有没有啥祖传的中药方子能治本?今儿咱就唠唠这个让人头疼的"大脖子病"。
说实话,十年前我采访过一位八十岁的老中医,他诊所墙上挂满了甲状腺患者的锦旗,老爷子有句口头禅:"西药治标不治本,中医治的是生气的源头。"这话当时我半信半疑,直到亲眼见过他开的方子真把患者指标调正常了。
先说说为啥会得甲亢,现在人压力大得像鼓气的河豚,整天焦虑上火,肝气郁结得像打结的毛线团,中医讲"气滞则血瘀",脖子上憋出个疙瘩不就是这个道理吗?再加上熬夜耗阴,阴虚火旺,这甲状腺能不发疯似的分泌激素吗?
我那邻居王姐就是典型例子,去年查出来甲亢,眼珠子凸得跟金鱼似的,心慌手抖连筷子都拿不稳,西医让她吃赛治,结果吃药三个月转氨酶飙到200多,吓得她找我打听偏方,后来照着老中医的方子抓药,喝到现在半年多,上周复查T3T4都正常了。
这方子说出来简单得吓人:夏枯草15克、玄参10克、浙贝母6克、生牡蛎30克(先煎)、柴胡5克、香附9克、黄芪12克,每天一剂熬两次,早晚饭后温服,关键在配伍,夏枯草清肝火,玄参滋阴,贝母化痰散结,牡蛎软坚,柴胡香附疏肝理气,黄芪补气托毒。
有个细节要注意,牡蛎必须用生的,药房要是给错成煅牡蛎就不灵了,王姐刚开始少放了柴胡,结果效果打折扣,后来按原方调整才见效,这说明古方讲究君臣佐使,差一味都不行。
不过可别把中药当仙丹,我表弟媳妇也甲亢,嫌中药苦断断续续喝,结果指标反复,老中医瞪眼训她:"这就像烧水,火灭了再续上,壶永远烧不开!"最少要坚持三个月,搭配忌口才有戏。
说到忌口可有讲究:海带紫菜这类含碘高的坚决不能吃,连鸡精都要换成无碘的,辛辣的辣椒、花椒、姜蒜要戒掉,羊肉狗肉这些发物更是碰不得,建议多吃山药粥、百合银耳羹这些养阴的,冬瓜薏米汤利湿气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这方子适合大多数肝郁化火型的甲亢,但如果是桥本氏甲状腺炎或者产后甲状腺炎,就得另开方子,上个月有个宝妈哺乳期得甲亢,老中医给她加了漏芦通乳,减去玄参怕太寒,所以说看病还得找专业大夫辨证,别自己瞎琢磨。
现在有些黑心商家把这方子做成胶囊卖天价,其实医院抓药一付也就十几块钱,王姐喝了两个月后,脖子明显消了一圈,眼睛也不那么凸了,她说以前总觉得有口气堵在胸口,现在呼吸都顺畅了。
当然中药也不是万能的,遇到过消瘦得厉害的患者,还得配合营养补充,有个出租车司机师傅喝药期间天天喝鲫鱼汤,三个月胖了六斤,指标也稳住了,这说明调养要身心同调,光靠药不行还得调整生活方式。
最后唠叨一句,这方子千万别当饮料喝,前年有个大学生自己加量服用,结果拉肚子拉脱水进了医院,老中医气得直跺脚:"这是治病不是防感冒,乱来要出人命的!"
呢,甲亢不是绝症,但调理起来要耐心,中西医结合着治,该吃优甲乐的时候别硬扛,该喝中药的时候别偷懒,记住老中医的话:"身体像田地,杂草多了光割没用,得把土调好了才能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