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说夜里腿抽筋、小孩高烧惊厥,其实这些症状在中医里都和"风"有关,老祖宗留下的息风解痉中药,不仅能应对紧急症状,日常调理更是一把好手,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藏在药柜里的"身体稳定器"。
啥叫息风解痉?就像给身体装个避雷针 中医说的"肝风内动"可不是刮风下雨那种风,而是体内阴阳失衡引发的虚火上窜,这时候人会出现抽搐、眩晕、手脚抖动,就像电线杆上的风筝断了线,息风解痉的中药就像给身体装避雷针,能把乱窜的"风"引下来。
厨房里就有天然息风药
-
天麻:厨房里的治晕专家 记得邻居王婶总拿天麻炖鸡,原来这白花花的根茎是息风圣品,它像身体里的平衡仪,专治头晕目眩、肢体麻木,现在超市就能买到干天麻片,煮汤时放几片,比吃保健品实在多了。
-
钩藤:藏在树梢的降压高手 老家后山岩缝里长的钩藤,以前奶奶总用来煮水退烧,这带钩的藤条能勾住往上冲的肝阳,高血压引起的头晕、小儿高热惊厥都能用,新鲜钩藤晒干后煮水,加点冰糖,小孩子也愿意喝。
动物药:以形补形的古老智慧
-
蝉蜕:知了壳里的镇静剂 夏天捡知了壳可是我们小时候的乐趣,没想到这轻飘飘的空壳竟是息风良药,它能缓解破伤风引起的角弓反张,还能治皮肤瘙痒,用纱布包5个蝉蜕煮水擦洗湿疹,比激素药膏温和多了。
-
羚羊角:急救箱里的液体黄金 药店柜台的羚羊角粉别小看,高烧不退时兑温水送服,能快速退热镇惊,去年我表弟高烧抽搐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这味药,果然很快稳住了病情。
草本家族的息风担当
-
白芍:痛经女的柔肝妙药 很多姑娘不知道,白芍不仅能调经,还是柔肝息风的好手,经期前容易烦躁抽筋的,用白芍加甘草泡茶,酸酸甜甜像喝饮料,连喝一周就能感觉变化。
-
地龙:蚯蚓干的化痰奇兵 别嫌弃土里挖出来的地龙,这玩意儿化解痰热最厉害,中风后遗症患者出现手足抽搐,用地龙配伍其他药材煎服,效果比单纯补钙好得多。
日常养护小窍门
-
睡前揉"太冲穴" 脚面最高点的太冲穴是肝经原穴,每天睡前按揉五分钟,就像给肝脏做SPA,预防晨起头晕。
-
菊花枸杞茶里藏玄机 办公族总对着电脑眼睛发胀?菊花3朵+枸杞10粒泡茶,既能清肝明目,又能预防屏幕脸引发的肌肉紧张。
使用禁忌要记牢 这些息风药虽好,但孕妇要慎用全蝎、蜈蚣这类虫类药,体质虚寒的人吃天麻最好配上生姜,免得寒气伤胃,最关键的是,所有中药都要经过专业医师辨证,千万别自己乱配药方。
上个月隔壁张大爷中风后总抽筋,儿女们四处求医问药,后来老中医开了含天麻、地龙的方子,配合针灸治疗,现在大爷的手已经能慢慢握拳了,所以说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盖的,关键时候能救命。
这些息风解痉的中药,既是祖辈传下的救命稻草,也是现代人调养身体的宝藏,下次家里老人说"上火""抽风",别再只想着吃西药了,翻翻药柜说不定就有救急的宝贝,最重要的是平时注意饮食清淡,保持心情舒畅,毕竟最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