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这些信号!中药调理或可延缓老年痴呆前兆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妈,今天几号?""哎呦,我这记性......"当家里老人开始频繁出现忘事、丢三落四的情况,很多子女心里都会咯噔一下,别慌!这不一定是阿尔茨海默病,可能是身体在发出预警信号,作为研究中医药养生多年的从业者,我发现不少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朋友,通过中药调理配合生活方式改变,真的能改善症状。

哪些表现要警惕? 隔壁王阿姨以前可是小区"麻将女王",最近总抱怨"脑子不够用",牌友名字突然想不起来,做饭忘记关火,连刚说过的话都反复问,去医院查又没到确诊痴呆的程度,这种"夹生饭"状态最让人焦虑,其实中医早就有"健忘""善悲"的记载,像:

  • 刚做完的事转身就忘
  • 熟悉路线突然不认路
  • 说话经常卡壳找词
  • 情绪变得多疑焦虑
  • 睡眠颠倒昼夜不分

中药调理的独到之处 去年走访浙江山区时,遇到位采药三十年的唐老先生,他给村里忘事的老人们开方子,常用这几味药:

  1. 人参须:不是整支人参,须根更温和,补气提神
  2. 石菖蒲:开窍醒神,古籍称"开心孔"的良药
  3. 远志肉:听着像科幻片道具,其实是安神益智的经典
  4. 银杏叶:现代研究证实能改善脑循环

唐老说关键要"轻调慢养",就像炖汤要文火慢煨,他给李奶奶开的方子,坚持喝了三个月,现在能自己坐公交去买菜了。

厨房里的中药智慧 别以为中药都是苦汤药,我们街坊张叔就有妙招: 晨起嚼两粒枸杞子,补肾明目顺便动脑筋 煲汤放5颗红枣+10克黄芪,气血双补 每周三次黑芝麻糊,乌发健脑一举两得 最绝的是陈婶的"记忆茶":西洋参片+桂圆+小麦胚芽,泡水喝像喝咖啡似的

真实案例比广告靠谱 朋友小林带他爸来看诊时,老爷子总把钥匙藏冰箱里,抓了1个月的中药,现在改成藏鞋柜了(虽然还是不靠谱),他说现在父子俩天天玩"记忆大挑战",边喝药膳边比赛背古诗,关系倒比以前亲近了。

特别注意这些坑

  1. 别盲目进补:有人给老人吃鹿茸吃得晚上睡不着
  2. 警惕野药方:网上抄来的"偏方"可能伤肝肾
  3. 要持之以恒:喝两天停三天不如不喝
  4. 必须配合锻炼:光吃药不走动等于白搭

预防才是真功夫 中医讲"治未病",记住这几个锦囊: 每天晒后背20分钟(补充阳气) 睡前热水泡脚(加艾草更好) 勤动手指做手操(刺激脑神经) 多吃深海鱼(中医叫"鳞族之精") 保持社交(心情舒畅胜过灵丹)

写在最后:前两天陪我妈买菜,她突然说"现在菜市场变化真大",我心头一紧,但看她熟练地挑芹菜、算账,又放下心来,其实最好的良药是陪伴,中药调理只是辅助,如果发现家里老人有异常,别不好意思,赶紧带他们去正规医院检查,毕竟早干预一天,可能就多留住些美好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