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胃炎反复难缠?中医世家流传的5个经典药方,对症调理更有效!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饭后总是胀得像个气球,半夜还反酸水......"这话是不是说到你心坎里了?现代人十个胃病九个慢,尤其是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,去医院检查往往确诊慢性胃炎,西医开点奥美拉唑治标不治本,今天给大家扒一扒中医调理的老法子,都是祖父辈传下来的真本事。

咱们老百姓常说"十人九胃",这胃病要是拖成慢性的,就跟身上揣了个定时炸弹似的,去年邻居王叔就是总说胃疼,后来疼得打滚才去医院,胃镜报告显示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,吓得他四处找老中医,还真让他淘到几个管用的方子。

【第一个方子】适合吃饱就胀的"蜗牛胃" 这类人最明显特征是吃完饭肚子像充了气的皮球,半天消不下去,老中医一看舌苔白腻,脉象濡缓,准会说:"这是脾虚湿困啊!"这时候就得用四君子汤打底,党参15克、白术10克、茯苓12克、甘草6克,再加点木香9克、砂仁6克(后下),特别要注意砂仁得等药快熬好前5分钟再放,不然香味都跑光了。

【第二个方子】专治一生气就胃疼的"炸药胃" 有些暴脾气的朋友一吵架就胃抽筋,这种属于肝气犯胃,记得上个月公司小刘跟客户吵完架,立马捂着胃脸色煞白,这种情况得用柴胡疏肝散加减:柴胡12克、白芍15克、枳壳10克、陈皮9克、川芎6克、香附9克,再加点延胡索10克止痛,不过这类人最好平时备点佛手片泡茶喝,比吃胃药强多了。

【第三个方子】拯救冰镇饮料爱好者的"寒凉胃" 年轻人夏天狂灌冰可乐,冬天还吃冰淇淋,把胃冻成"北极圈",这类人经常泛酸水,大便不成形,舌头伸出来滑溜溜的,得用理中汤加味:干姜10克、人参9克(普通人用党参代替)、白术12克、炙甘草6克,配上公丁香3克、吴茱萸6克,记住公丁香要捣碎后下,煮太久挥发油就跑了。

【第四个方子】针对口干舌燥的"火炉胃" 有些老胃病患者到晚上嘴里冒火,嗓子眼发干,这种属于胃阴不足,得用益胃汤改良版:沙参15克、麦冬12克、玉竹10克、生地9克、冰糖3颗,但要注意这类人往往舌红少苔,如果舌苔厚腻反而不适合,容易越喝越胀。

【第五个方子】调和上热下寒的"阴阳胃" 最麻烦的是那些既怕冷又上火的人,吃点热补药就口腔溃疡,吃凉药又拉肚子,这种得用半夏泻心汤:法半夏9克、黄芩6克、干姜9克、人参6克、黄连3克、大枣4枚,关键在黄连和干姜的比例,得像调鸡尾酒似的精准,建议找有经验的大夫把关。

老张家祖传的养胃三宝:春砂仁蒸排骨、山药小米粥、陈皮普洱茶,砂仁要买广东阳春的,每周吃两次;小米粥里加山药片,煮出黏液才好吸收;陈皮用新会的,撕成丝跟普洱一起闷泡,这三样坚持三个月,比吃什么药都强。

特别提醒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这些方子只是抛砖引玉,就像同样的感冒,有人要发汗有人得清热,胃病更是千人千面,建议大家先把症状记清楚:是饭前疼还是饭后疼?泛酸吗?大便干还是稀?找个靠谱的中医师望闻问切,别自己瞎试药,毕竟脾胃是后天之本,养好了才能吃嘛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