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又响起来了,每次换季时总有人中招,不是流清鼻涕就是怕冷发抖,其实这些都是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,老祖宗对付这种"冻出来的病"可有绝招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副驱寒暖身的中药良方,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!
风寒感冒的"信号灯"你亮了几个? 很多小伙伴分不清风寒还是风热,其实辨别方法很简单: • 怕冷明显(穿厚衣服还打哆嗦) • 清水样鼻涕止不住 • 舌头颜色淡红,舌苔薄白 • 后脑勺或脖子发紧 • 咳嗽痰液清稀像水泡 如果中了3条以上,八成就是受凉引起的风寒症,这时候千万别急着吃清热药,否则就像往火炉里浇冰水,反而容易加重病情。
厨房里的驱寒"三剑客" 别以为中药都要煎药房,咱们厨房就藏着三位祛寒高手:
-
生姜——"呕家圣药"也是驱寒先锋 切片加红糖煮水,趁热喝下立刻感觉喉咙到胃都暖洋洋的,特别是淋雨后马上喝,能有效截断寒气入里,记得要带皮煮,姜皮有通气作用。
-
葱白——被忽视的通阳高手 连须葱白5根拍烂,滚水冲泡当茶饮,葱白特有的挥发油能疏通毛孔,帮助身体排出寒湿,加点料酒效果更妙,但开车的朋友要慎用。
-
紫苏叶——散寒解表的全能选手 菜市场能买到新鲜紫苏叶,放两片在茶杯用开水焖泡,对付空调房着凉特别管用,还能缓解胸闷恶心,如果是陈年旧咳,加几颗花椒一起煮效果更好。
经典药方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些千古名方经过时间验证,但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配伍: ▶ 桂枝汤(基础版) 材料:桂枝9g+白芍9g+生姜3片+大枣5枚 适合:怕风明显,出汗后更虚的人群 用法:陶瓷锅小火煎20分钟,早晚各一次 注意:喝完要盖被取微汗,不能吹风
▶ 荆防败毒散(加强版) 配方:荆芥10g+防风10g+羌活6g+独活6g 专治:头痛身痛特别厉害的情况 提醒:此方偏温燥,嗓子干痛者慎用
▶ 麻黄汤(急救版) 组合:麻黄6g+杏仁9g+桂枝6g+甘草3g 针对:突然受寒,浑身发冷无汗 警示:高血压患者禁用,见效即停
现代人的创新用法 现在药店能买到中成药替代煎煮: • 风寒咳嗽:通宣理肺丸比止咳糖浆更对症 • 颈肩发凉:用吹风机加热后贴麝香追风膏 • 手脚冰凉:艾叶泡脚时加3片生姜效果更好
避坑指南请收好
服药期间忌口清单:
- 冷饮冰淇淋(这个道理都懂)
- 生鱼片刺身(寒性食物拖后腿)
- 绿豆汤(解药效果不是传说)
特殊人群要注意: 孕妇不能用含麝香的药剂 哺乳期妈妈慎用麻黄类猛药 儿童剂量要减半且去掉酒精辅料
预防才是硬道理 与其生病再补救,不如提前做好防护: • 每天用桂圆红枣煮茶当水喝 • 早晨用冷水洗脸增强耐寒力 • 太阳穴擦点风油精提神醒脑 • 睡前艾条灸足三里10分钟
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如果吃药三天还没好转,或者出现黄痰、咽痛等新症状,说明可能转为风热或者夹杂其他病症,这时候要及时看医生,收藏这几个方子应急用,但真遇上复杂病情还是要交给专业医师处理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