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大夫,我这方子里写的'全胡'是啥呀?抓药时人家师傅直摇头呢!"相信不少朋友在接触中药时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,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"全胡",看看它到底是何方神圣。
从药房误会说起的真相 记得去年陪老妈去看中医,老中医开的方子上有味"全胡",结果跑了好几家药店都买不到,后来还是老药师点破:"是不是把'前胡'错写成'全胡'了?"原来这竟是个美丽的误会!不过既然大家都在问,咱们就把这两种"胡"彻底说明白。
前胡与"全胡"的百年恩怨 正宗中药里确实有位叫"前胡"的药材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载入《中国药典》的,这味药属于伞形科植物,主要用的是它的干燥根,为啥叫"前胡"呢?传说古代有个姓钱的郎中,用这种草药治好了咳嗽,乡亲们为了感谢他,就把这药叫做"钱胡",后来慢慢演变成了"前胡"。
至于"全胡"这个说法,多半是民间流传时的讹传,有些地方方言里"钱""全"发音相近,加上古人抄方子时常有连笔,这才闹出笑话,现在正规中医院开方都用"前胡",要是真写"全胡",老药剂师准得挠头。
认清正品前胡的真面目 正宗前胡主要分两种: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,它们都喜欢长在山坡林边,秋末冬初挖出来的根晒干就是药材,好的前胡表面棕褐色,断面黄白色,闻着有股特殊的香气,嚼起来有点麻舌。
这药材性微寒,归肺经,最拿手的就是降气化痰,像感冒咳嗽痰多、喘不上气这些症状,配上它准没错,老烟枪们要是早上起来咳得厉害,含片前胡泡的水,能舒服不少。
那些年我们遇到的冒牌货 市面上常有不良商家用别的根茎冒充前胡,最常见的替身是防风,这俩长相有点像,但防风没有前胡那种特有的香气,还有人用歪头菜的根冒充,不过仔细看的话,歪头菜根表面有很多横向皮孔,不像前胡那么光滑。
记住这几个鉴别窍门:正品前胡断面有明显菊花心纹,搓碎时会泛油光,尝起来先甜后苦,要是买到的货不对版,赶紧去找商家说道说道。
厨房里的前胡养生经 别看前胡是药材,其实它也能进厨房,广东人煲汤爱放几片,特别是给小孩炖梨汤时加些,既能止咳又不带药味,北方朋友可以试试前胡小米粥,把10克前胡煎汁去渣,和小米一起煮,对慢性咽炎特别管用。
不过要提醒大伙,这药材虽好也不能贪吃,每天用量控制在3-9克,体寒的人要少吃,孕妇更要慎用,毕竟它有活血的作用。
现代研究里的新发现 别以为前胡只是老年人的专利,现代研究发现它含有香豆素、挥发油等成分,不仅能抗炎镇痛,还能调节免疫力,最近有论文说它对呼吸道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,这可不就是我们老祖宗说的"治未病"么?
现在很多中成药里都有前胡的身影,比如川贝枇杷膏、蛇胆川贝液这些家常备药,下次再喝这些药水时,不妨想想里面就有这位低调的"化痰高手"。
储存有道延长药效 家里存前胡要注意,这药材容易吸潮发霉,最好装在密封罐里,放在阴凉通风处,要是发现颜色变深、手感发粘,赶紧拿出来晾晒,妥善保存的话,三年内药效都不会跑偏。
说到底,"全胡"这个称呼虽然不太准确,但也反映出大家对传统医药的关注,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多点好奇心,顺着这个线索去认识更多中药知识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