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看官,今天咱们来唠点"筋骨"里的事儿,最近老李在山里采药时挖到个宝贝——展筋草,这名字听着就带劲!您可别小看这株野草,它可是能让老中医眼睛发亮的"筋骨松",我拍了几十张高清图,今儿就带您看看这味专治"僵脖子""铁板腰"的神奇草药。
山沟里的"活筋丹"
上个月陪师父采药,走到鹰嘴崖底下,老爷子突然蹲下来扒开枯叶堆。"喏,这就是展筋草。"只见几株灰绿色草茎上顶着毛茸茸的穗子,活像狼尾巴草,我凑近闻了闻,带着股淡淡的蒿草香,师父掐断茎杆,断面立马渗出乳白色汁液:"这黏糊劲儿最是养筋!"
老辈人叫它"伸筋草"真不是白叫的,村里王木匠去年摔断腰,喝半个月展筋草酒就能下地干活,隔壁张婶的"五十肩",拿这草捣烂敷了三回,胳膊都能梳头了,最绝的是镇东头马厩,给瘸腿骡子拌料里加这个,不出半月撒欢跑得比驴还快。
千年古方藏玄机
翻县志才知道,这草在《滇南本草》里就有记载,古人用它治"闪腰岔气"有讲究:鲜草捣碎兑黄酒,热敷患处像给筋骨做"热疗",遇上腿脚抽筋,老中医会配伍木瓜、牛膝炖猪蹄,说是"以形补形",我试过几次,运动前喝半碗,爬山腿肚子都不打颤。
现在中医院骨科的熏蒸包里准有它,前阵子拍X光看见,这草煮出的药汤能渗透到骨缝里,把粘连的筋膜一点点化开,有个坐轮椅的大爷泡了俩月,现在能拄拐遛弯了,不过师父叮嘱,这草性子烈,得用米酒炙过才能入药,不然容易烧心。
认准这些"身份证"
要想不吃亏,得记住展筋草的三大特征,叶片像羽毛劈开的梳子齿,背面有层薄霜似的白粉,茎杆掰开是四棱形,摸起来有竖条纹,最特别的是穗子,不像狗尾巴草那样蓬松,倒像结着无数小珍珠,市面上常拿"透骨草"冒充,那玩意叶子圆嘟嘟的,煮水喝起来苦得瘆人。
辨别时还有个土法子:摘片叶子放嘴里嚼,真展筋草先是微甜,接着舌头发麻,最后满口生津,假的只会苦得你直皱眉,去年我就在旅游区见过晒干的"展筋草",拿手一搓全成渣,正经货晒干后照样韧得能编草鞋。
现代新玩法更绝
现在中医学院拿它玩出新花样,制成药油擦网球肘,运动员都说比进口药膏管用,美容院用来调颈椎护理,配合热敷仪,做完脖子能转出"嘎嘣"声,最绝的是泡药浴,抓把干草煮水,泡完浑身轻松得像卸下盔甲。
不过要提醒您,这草虽好也有脾气,孕妇碰不得,月经期间要远离,用量也有讲究,泡酒的话50度白酒一斤配鲜草3两,多了喝着头晕,最好上午九点阳气升的时候用,晚上用容易失眠。
救命仙草会"隐身"
别看现在药店都能买到,野生展筋草可不好找,它专挑背阴潮湿的崖壁生长,跟石斛抢地盘,每年端午前后冒芽,霜降前收籽,有意思的是这草会"装死",干旱时蜷成草团,一场雨又能舒展开来,我们采药都带红绳系标记,不然转头就找不着。
最后送您个偏方:久坐办公室的,拿干草装布袋当靠枕,专治"僵尸坐",司机朋友塞两个在腰后,跑长途不犯困,记住要晒足100天的陈年草,药性才醇厚,下次见着山崖上的灰绿穗子,可别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