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"黑"中药你用过吗?
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很多中药材名字里都带"黑"字,但大家往往只记得它们的俗称,比如黑芝麻、黑豆这些厨房常客,其实都是正经中药材,今天咱们就来盘盘那些名字带"黑"的中药,看看它们到底有多神奇。
6种带"黑"字的经典中药
黑芝麻(黑脂麻)
别名:胡麻、乌麻
特点:虽叫"芝麻",却是中医眼里的滋补圣品,富含油脂的小黑籽,炒熟后香气扑鼻,能补肝肾、润五脏。
妙用:
- 头发早白:黑芝麻+核桃+糖,做成琥珀状零食
- 肠燥便秘:直接嚼一把,比喝油茶管用
- 注意:油性体质少吃,容易长痘
黑大豆(乌豆)
别名:黑豆、乌豆
特点:李时珍说它"乃肾之谷",补肾效果一流,民间有用醋泡黑豆降血压的土方子。
妙用:
- 肾虚腰痛:黑豆+杜仲炖猪腰
- 产后风痛:炒黑豆用黄酒送服
- 小贴士:绿心黑豆药效更佳
黑木耳(云耳)
别名:木菌、树鸡
特点:别看它便宜,却是"血管清道夫",铁含量比菠菜高20倍,补血又清肺。
妙用:
- 痔疮出血:木耳+柿饼煮水
- 雾霾护肺:凉拌木耳当餐前菜
- 注意:鲜木耳有毒,必须吃干品
黑附子(炮附子)
别名:乌头、附片
特点:这可是"回阳救逆第一品",但生用有毒!必须经过炮制(用黑豆汁煮)才能入药。
妙用:
- 手脚冰凉:附子理中丸(成药)
- 风湿骨痛:需配伍桂枝、白术
- 警告:孕妇忌用!必须医师指导
何首乌(黑首乌)
别名:夜交藤、赤敛
特点:新鲜断面发红,晒干后转黑,故称"黑首乌",传说唐朝钱乙用它治好了皇子的脱发。
妙用:
- 少年白发:九蒸九晒后打粉,每天一勺
- 腰膝酸软:配枸杞泡酒(比例1:5)
- 注意:生首乌有毒,必须用制首乌
墨旱莲(旱莲草)
别名:金陵草、墨水草
特点:搓碎会流出墨汁般的黑液,专治白发、牙痛,农村田埂上常见,却被称作"妇科圣药"。
妙用:
- 须发早白:鲜草捣汁涂头皮
- 牙龈出血:煎汤漱口(每天3次)
- 搭配:女贞子、桑葚,堪称乌发三宝
黑色中药的共通奥秘
老中医说:"黑色入肾",这些药材多有滋补肝肾、养血乌发的功效,现代研究也发现,深色食物普遍含花青素、黑色素等抗氧化成分,难怪古人把它们当宝贝。
使用注意事项
- 别乱吃生货:何首乌、附子必须炮制过才能用
- 油皮慎用:黑芝麻、黑豆吃多了容易冒痘
- 对症才有效:比如墨旱莲治肾亏白发,对遗传性少白头效果有限
- 贵在坚持:食补至少吃两个月才见效
厨房里的黑色药膳方
三黑粥(补肾版八宝粥):
- 黑豆30g + 黑芝麻15g + 黑米50g
- 加红枣、核桃,慢炖2小时
- 每周吃3次,比吃保健品强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