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最近眼睛老是发酸发胀,看东西都带重影......"这话是不是很熟悉?现代人每天盯着电子屏幕超过8小时,眼睛早就在抗议了,与其疯狂滴眼药水,不如试试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护眼法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古医书里的护眼神招,看完这篇你也能成为朋友圈的"养生达人"!
【眼睛不好可能不只是用眼过度】 中医看眼病可不止盯着眼睛本身,2500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就说过:"肝开窍于目",把眼睛和肝脏紧紧绑在一起,现在人熬夜追剧、加班透支,表面是眼睛受罪,其实最先伤的是肝血,就像手机充电宝没电了,手机自然会黑屏,肝血不足时眼睛就会干涩、怕光、看东西模糊。
去年我邻居王叔就是典型例子,五十出头的人天天捧着手机刷短视频,突然有天说右眼像蒙了层雾,去医院查说是玻璃体混浊,开了一堆西药效果都不明显,后来找到我们这有名的张大夫,把脉后直摇头:"肝阴亏虚得像沙漠,眼睛里的润滑液早干了!"
【这些中药专治各种不服】 别以为中药都是慢郎中,对付眼病可是有真功夫,先说最熟悉的菊花,可不是只用来泡茶那么简单,北宋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里记载的"杞菊地黄丸",专门对付迎风流泪、视物昏花,现在药店几块钱一盒的明目地黄丸,其实就是这个经典方改良来的。
再说说决明子,这名字起得实在——喝完真的能让人"决明",办公室常备决明子茶,开水一泡满屋子清香,它不仅能清肝火,对电脑族的视疲劳特别管用,记得要捣碎了泡,整颗泡效果减半。
要是碰上急性结膜炎,鲜蒲公英才是隐藏高手,摘几朵刚开的黄花,洗干净捣出汁,直接敷眼皮上,这招在农村用了上百年,比某些抗生素眼药水还见效快,关键还没刺激感。
【不同眼病各有妙方】 干眼症现在都快成"现代病"了,特别是戴美瞳的小年轻们,这时候该请出两大法宝:石斛夜光丸+石斛麦冬茶,前者是明代《景岳全书》里的古方,后者直接用石斛、麦冬煮水,连续喝三天,眼睛滋润得像做了SPA。
飞蚊症患者也别慌,桑葚黑豆粥就是天然"眼底吸尘器",每天早上抓一把黑豆泡胀,加新鲜桑葚煮成粥,坚持吃半个月,眼前飘浮物会明显减少,这原理很简单,黑色入肾,肾精充足才能滋养肝血。
最麻烦的要数青光眼,不过车前子炖猪肝这道药膳倒是救过不少人,记住一定要选野生车前草,配上猪肝隔水炖两小时,每周吃两次,这法子在《本草纲目》里有记载,利水明目双管齐下。
【日常护眼暗藏大学问】 别以为只有吃药才叫治疗,咱们老祖宗的生活智慧更厉害,每天用野菊花煮的水蒸气熏眼,对近视加深特别管用,方法是烧开后保持距离,让热气刚好能敷在眼皮上,每次熏5分钟,相当于给眼睛做了个针灸理疗。
还有办公室必备的枸杞桂圆茶,但这里面的门道可大了,枸杞要买宁夏产的扁平那种,桂圆肉要撕成丝状,用保温杯焖半天,特别注意不能放冰糖,原味才能养肝肾,很多姑娘月经不调时眼睛浮肿,连喝三天就能消肿。
【这些坑千万别踩】 虽然中药好,但乱来可能适得其反,有人听说熊胆明目,跑去买假冒产品结果过敏红肿;还有人学电视里生吞鱼胆,差点把肝肾吃坏,记住所有动物药材都要炮制过才能用,自己别瞎折腾。
更常见的错误是把中药当零食,比如年轻人爱含西洋参片,结果舌苔厚腻眼睛更胀,其实西洋参性凉,只适合阴虚火旺体质,普通人吃了反而败胃口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再好的中药也怕熬夜,去年接诊过个大学生,边喝枸杞茶边通宵打游戏,三个月下来近视涨了200度,中药调理就像给手机充电,边充边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