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自己"气血不足",动不动就累得喘不上气,其实啊,老祖宗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"充气宝"——那些带"气"字的中药,个个都是调理气血的高手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气"场强大的中药朋友,学会这几招,保证你从"林黛玉"变"女武神"!
【第一站:补中益气的"黄老大"】 要说补气界的扛把子,那必须是黄芪,这个浑身金灿灿的草根明星,可是药膳界的万金油,早上起来眼皮肿?煮碗黄芪水,上班盯电脑眼花头晕?泡杯黄芪枸杞茶,就连炒菜炖汤时丢几片,都能让肉菜香到邻居敲门,不过这"黄老大"脾气倔,阴虚火旺的人要悠着点,别学我闺蜜猛喝一周流鼻血。
【第二站:藏在土里的"生气丸"】 别小看灰头土脸的山药,人家可是《神农本草经》认证的"小人参",特别是怀山药,蒸着吃绵密清甜,煮粥喝养胃健脾,最适合那些天天外卖把胃吃垮的上班族,配上点蓝莓酸奶,比保健品实在多了,但要注意,发霉的山药可比男友的承诺更可怕,千万别吃!
【第三站:会"撒娇"的西洋参】 这个加拿大来的"混血儿"最懂年轻人的养生痛点,熬夜加班后泡杯西洋参片,既能补气又不上火,简直就是社畜续命水,不过这洋家伙性子凉,手脚冰凉的姐妹要搭着红枣桂圆喝,我同事就发明了西洋参+咖啡的混搭,美其名曰"中式美式",效果嘛...至少没猝死在工位上。
【第四站:藏在厨房里的"顺气侠"】 别以为只有药材才讲"气",厨房里就藏着个理气高手——陈皮,晒干的橘子皮存三年,就变成了能治各种"憋屈"的宝贝,胀气打嗝泡杯陈皮山楂水,咳嗽痰多煮点陈皮雪梨汤,但新鲜橘子皮可不行,那玩意儿叫"青皮",专治肝郁气滞,跟陈皮完全是两个脾气。
【第五站:藏在花盆里的"调气师"】 阳台上养的薄荷可不只是绿植那么简单,人家可是疏肝理气的高手,压力大到想摔键盘时,摘几片叶子泡茶,清凉的气息顺着喉咙往下走,瞬间感觉胸口那团郁气散了大半,不过这绿巨人有点"霸道",孕妇和体虚者要慎用,别学隔壁王奶奶拿它当凉茶喝到拉肚子。
【终极秘籍:组个"补气天团"】 单打独斗不如组团出道,把这些药材组合起来效果翻倍,黄芪+当归堪称"气血双补CP",特别适合姨妈期后的脸色蜡黄,党参+麦冬是"滋阴补气二人组",熬夜后喝准没错,最绝的是四君子汤(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),这四个一凑,脾胃虚弱直接原地复活。
不过要记住,这些"气"功大师们也有脾气,补气过头会上火,理气太猛伤正气,就像吃火锅要蘸料平衡,用中药也得讲究个君臣佐使,建议先找中医把脉,别自己瞎折腾,毕竟咱们养生是为了活得更好,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对吧?
最后送个懒人福音:每天踮脚尖走路十分钟,这个动作能自动激活足底涌泉穴,比吃十副中药还管用,真正的补气高手,都懂得给身体留口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