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养生智慧!中医推荐的5种健脾祛湿金牌方剂,湿气重的人必收!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这天气啊,又闷又潮,整个人像裹着层水膜似的难受,早上起床舌头上一层白苔,大便黏马桶,肚子胀得像揣了个水球......这些信号都在告诉你:你的身体正在经历"水涝灾害"!老祖宗早就看透了这种体质问题,留下五个传世方子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药食同源的祛湿宝藏。

四神汤:南宋宫廷流传的平民祛湿方 这个由茯苓、山药、莲子、芡实组成的经典组合,堪称健脾祛湿界的"四大天王",别小看这几样食材,它们可是经过千年验证的黄金搭档,茯苓像把小扫帚,把身体角落里的湿气都扫出来;山药补脾就像给堤坝加固;莲子心清火,芡实收敛,四兄弟联手把水湿往膀胱里赶。

现在人熬夜吃外卖伤脾胃,特别适合每周煮两次四神汤,猪骨焯水后加四味药材炖汤,喝汤吃肉两不误,有个深圳的程序员跟我说,他连续喝三个月,原本像灌了铅的双腿终于轻松了,上厕所也痛快多了。

参苓白术散:办公室一族的救星 这个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的方子,简直就是为久坐族量身定做,人参补气,白术健脾,茯苓祛湿,再加上扁豆、薏苡仁这对祛湿双侠,特别适合整天吹空调、喝冷饮的白领,特别是舌边有齿痕、一动就出汗的朋友,这就是你的"体制内修复液"。

现在市面上有中成药,但更推荐自己搭配食材版,用小米代替粳米煮粥,加上黄芪片、炒白扁豆,每天当早餐,有位宝妈告诉我,她给孩子调理地图舌就是靠这个方子,连着喝两周,孩子舌头上的花纹明显淡了。

二陈汤:痰湿体质的"管道疏通剂" 半夏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这四个"老伙计",专治那些总觉得喉咙有痰、后背发凉的朋友,特别是爱抽烟喝酒、爱吃肥甘厚味的老饕们,这个方子就像给你的消化系统做大扫除,陈皮理气就像开下水道阀门,半夏化痰如同强力吸尘,茯苓负责把垃圾运走。

现代人可以变着花样用,比如用橘红代替陈皮,加几片生姜煮茶饮,有次在成都采风,看见当地人直接拿这个方子炖鲫鱼,那叫一个鲜!不过要注意,舌红少苔的阴虚体质要慎用。

三仁汤:岭南地区的祛湿秘籍 杏仁、白蔻仁、薏苡仁这三味药,简直是为潮湿地区设计的"除湿机",特别是回南天时,墙上都能拧出水的南方朋友,煮这个汤比烘干机还管用,杏仁开肺气,蔻仁醒脾胃,薏苡仁负责排水,三剑客联手打通水液代谢通道。

现在改良版很多,有人加冬瓜块一起煮,有人放点排骨调味,记得杏要选甜杏仁,苦杏仁虽然效果更好但有毒,有位在海南开民宿的老板说,他们每年雨季都用这个方子给客人熬汤,喝了晚上不打呼噜了。

平胃散:吃货自救的肠胃清道夫 苍术、厚朴、陈皮、甘草这个组合,专为那些管不住嘴的人准备,吃火锅烧烤、冰淇淋配小龙虾的后果,就是这个方子来给你善后,苍术燥湿像烘干机,厚朴行气如推土机,陈皮理气似按摩师,专门收拾腹胀便秘、口臭体臭这些问题。

现在年轻人喜欢用这个方子泡脚,加点生姜效果翻倍,有大学生告诉我,期末复习时暴饮暴食导致脸上爆痘,用平胃散泡脚三天,痘痘居然消下去了,不过孕妇和体弱者要慎用,毕竟药性偏猛。

最后提醒大家,这些方子虽好,但也要对症,好比同样的洪水,有的是堤坝松了,有的是排水堵了,用药就像治水,得找准病因,最好找中医师把脉后再用,别把食疗方当仙丹,平时配合适度运动,少吃生冷甜腻,这才是祛湿的根本之道,你家传的祛湿妙方是什么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