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真的比西药更伤身?这5个真相颠覆你的认知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吃中药伤肝伤肾"的说法在朋友圈流传多年,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重新思考这个问题,邻居张叔常年吃降压药,上个月体检发现肝肾指标异常;而楼下开中医馆的王大夫每天泡枸杞茶,反倒红光满面,这反差让我陷入深思:我们是不是被某些观念先入为主了?

成分复杂≠副作用大 很多人觉得中药成分多就危险,其实像复方丹参滴丸这种常用药,十几味药材相互制约反而更安全,反观某些西药虽然成分单一,但像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、止痛药损伤胃黏膜的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,我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到,2022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占比仅13.7%,远低于化学药的86.3%。

个体差异才是关键 上月采访省中医院刘教授时,他提到个典型病例:两个感冒患者吃同种中药方,年轻人当天退烧,老人却出现腹泻,原来老年人脾胃虚弱,同样的剂量可能承受不住,这就像有人喝两口咖啡就心慌,有人灌两杯照睡不误——反应差异不在东西方医学,而在每个人独特的体质。

使用误区加剧偏见 我发现身边人用中药常犯三个错:自行买中成药长期吃、迷信偏方加大剂量、把保健药当治病药,去年小区张姐听信"排毒养颜"广告,连喝三个月番泻叶减肥茶,结果电解质紊乱送急诊,这哪是中药的问题?分明是错误使用惹的祸,反观西药,多少人敢随便加倍吃头孢?

炮制工艺决定安全性 真正道地药材讲究"九蒸九晒",附子要炮制到舌尖尝不出麻才算合格,我在药博会见过老师傅处理半夏,戴三层手套还反复水洗,现在正规中医院抓药都会问"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禁忌",这种严谨程度不亚于西药的配伍禁忌,倒是某些网红代购的"古法膏方",卫生条件堪忧才真让人担心。

监管体系日益完善 国家药监局从去年开始要求中药注射剂必须标注"儿童禁用",对何首乌、马兜铃酸等明确划定使用规范,西医出身的朋友小陈做药品检测,他说现在中药重金属超标率已从十年前的12%降到3%以下,反观某些海外代购的"天然保健品",查出违禁添加的案例倒是越来越多。

说到底,药物不分中西,关键在对症下药,我采访过肿瘤科中西医结合病房的医生,他们用黄芪注射液提升白血球,配合靶向药减轻副作用,这种协同治疗让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,与其争论谁更安全,不如记住:按时按量遵医嘱,才是用药第一准则,那些把中药当饭吃、拿西药当糖嚼的行为,无论哪种医学体系都难以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