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黄疸必看!这几种中药草帮你轻松退黄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说起黄疸啊,老一辈人都懂这是"身子发黄"的毛病,前阵子我邻居家小孩突然眼睛发黄,可把一家人急坏了,后来中医大夫给开了副草药,喝了几天就见好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湿热黄疸,到底该用哪些中草药调理?

先搞明白什么是湿热黄疸 老话说"黄疸皆因湿热起",这话一点不假,就像梅雨季节墙壁上冒水珠,人体内要是湿热太重,肝胆就像被闷住的火炉,胆汁乱跑就会浑身发黄,这时候上厕所会发现尿液像浓茶,舌头苔藓又黄又腻,整个人困得跟踩了棉花似的。

老祖宗留下的退黄法宝

  1. 茵陈——退黄界的老大 这可是治黄疸的"头号种子选手",乡下田埂上常见的野草,新鲜茵陈熬水喝,那股清香能渗到骨子里,配上红枣煮水当茶喝,连喝三天就能看见小便变清,不过要记住,干的茵陈药效比新鲜的还猛,每次用别超过15克。

  2. 栀子——给肝胆降降温 刚摘的栀子花泡酒,看着晶莹剔透特别诱人,其实它的果实才是宝贝,炒焦后泡水喝,苦味能直冲脑门,这玩意儿就像个灭火器,专门浇灭肝胆里的邪火,配上几颗淡豆豉,晚上睡不好觉的情况立马改善。

  3. 大黄——肠道清洁工 别看它长得糙,通便排毒可是一把好手,记得要选那种断面发黄的马蹄大黄,切成薄片泡水喝,刚开始可能会肚子咕噜叫,这正是在给肠道做大扫除,不过孕妇千万碰不得,小孩子用量也要减半。

经典药方这样搭 老中医常说"茵陈蒿汤"是千年验方:30克茵陈+10克栀子+6克大黄,冷水浸泡半小时,大火煮开转小火熬20分钟,看着黑乎乎的药汤别怕苦,加点冰糖调味,喝完盖上被子发发汗,黄气顺着汗毛孔就跑了。

厨房里的退黄高手

  1. 玉米须煮水 收玉米时攒下的须须别扔,晒干后存起来,每次抓一大把煮水,当茶喝效果不输凉茶,特别是夏天犯懒不想动灶台时,开水泡泡就能喝。

  2. 蒲公英蘸酱 春天挖野菜时别忘了采蒲公英,洗净焯水蘸蒜酱吃,叶子带点微苦,茎秆脆生生的,既能败火又能通淋,对小便发黄特别管用。

调理讲究三分治七分养 光吃药可不够,饮食上要忌口,羊肉、韭菜这些热性食物暂时别碰,多吃冬瓜、丝瓜这类水灵灵的蔬菜,每天早晚揉揉期门穴(乳头直下第六肋间),帮助肝胆排毒,遇上阴雨天感觉闷得慌,用艾叶煮水泡脚,祛湿效果特别好。

千万别踩这些坑 有人听说鱼腥草能消炎,逮谁喂谁,殊不知体质虚寒的人越吃脸色越黄,还有人迷信偏方,把生草药捣烂敷肚皮,结果皮肤过敏得不偿失,最要命的是自行加大药量,把大黄当减肥茶喝,闹得拉肚子脱水。

上次我表弟就是胡乱吃药,结果黄疸没退反而胃疼,后来老中医给他开了温和的配方:15克茵陈+6克茯苓+3片生姜,慢慢调养了半个月才断根,所以说治病如烹小鲜,急不得也猛不得。

现在市面上打着"祖传秘方"旗号的药膏特别多,价格贵得离谱,其实去正规药店配草药,一副也就十几块钱,关键是要对症,湿热型的黄疸得用清热利湿的药,寒湿型的就得换温阳化湿的方子。

最后提醒大家,如果黄疸越来越重,眼白都泛绿了,赶紧去医院抽血检查,毕竟中医治未病,西医查病因,两者结合才最稳妥,你们那儿有没有退黄的土方子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