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寒感冒别硬扛!这10种中药帮你赶走一身寒气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,隔壁工位的小王裹着羽绒服还在打哆嗦:"明明穿这么多还是冷到骨头缝里,这破感冒怎么就是不好?"其实啊,老祖宗留下的祛寒法宝就在咱们身边,今天就给大家盘盘那些专治风寒的中药高手。

厨房里的祛寒大将——生姜 要说最接地气的散寒药,当属家家灶头都有的生姜,这黄澄澄的根茎可不只是调料,熬姜汤时加几片红糖,趁热喝下后浑身冒汗的感觉,懂的人都懂,记得要选老姜,切得薄一点更容易激发姜辣素,不过晚上别喝太多,免得辣得睡不着觉。

风寒必备CP——紫苏叶+荆芥 药店柜台常摆着的紫苏叶,泡水喝能化解胸闷咳嗽,配上荆芥这对黄金搭档,就像给喉咙装了暖气片,特别是吹空调着凉后,抓一把煮成茶饮,那股带着薄荷味的辛香,能把寒气从毛孔里赶出来,但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喝,别补过头了。

泡脚神器——艾叶+花椒 手脚冰凉星人都知道,睡前用艾叶煮水泡脚有多舒服,再加点花椒粒,简直就是给脚底做艾灸,水温保持在40度左右,泡到微微出汗就行,要是嫌麻烦,直接用艾草足浴包也方便,记得泡完赶紧擦干,别着凉二次感冒。

千年祛风方——桂枝汤 医圣张仲景的桂枝汤,堪称风寒界的经典配方,桂枝配白芍,生姜加大枣,这五味药煮出来的汤虽然黑乎乎,但对付怕冷鼻塞真有一手,现在很多中成药像感冒清热颗粒,其实就是改良版桂枝汤,可见古人智慧多靠谱。

藏在香料柜里的良药——肉桂+丁香 炖肉时用的肉桂皮,其实是温阳散寒的好手,磨点肉桂粉冲水,能暖胃又能通鼻窍,丁香就更厉害了,含两粒在嘴里,辛辣感直冲天灵盖,瞬间打通任督二脉,不过这两种药性较烈,孕妇和高血压患者要绕道走。

民间土方之魂——葱白+淡豆豉 老一辈传下来的葱白连须煎水,看着普通却大有乾坤,再加上一把淡豆豉,煮出来的汤自带鲜香味,这种组合特别适合小孩着凉,温和不伤身,记得要用大葱的白段,蓝脖子那种才够劲。

被误会的猛药——麻黄 听到麻黄就想到运动员禁药?其实控制好用量很安全,这味药就像强力吹风机,能快速打开毛孔驱寒,但真心不建议自己乱用,毕竟把握不好量容易心慌,市面上很多感冒药都含有麻黄碱,按说明书吃就行。

岭南特产——防风+佩兰 湿冷天气里,这两味药简直是救星,防风顾名思义能挡风,佩兰自带清凉香气,煮水擦拭额头能退烧,南方朋友雨季备点这两个,比十重滤镜还管用,不过佩兰孕妇要慎用,别被名字骗了以为很温和。

花中隐士——金银花+菊花 别急着划走!虽然金银花菊花常用于风热感冒,但在散寒方里当配角却很出彩,它们能平衡其他热药的燥性,防止喝完上火,就像川菜里的绿叶蔬菜,起着关键的调和作用。

万能搭配侠——甘草 几乎所有祛寒方里都有它,这位老好人既能解毒又能调和药性,煮药时放两三片,苦汤立马变甘甜,但湿气重的朋友别贪杯,小心越喝痰越多。

说了这么多,关键还是要对症下药,如果是嗓子疼、流黄涕的风热感冒,这些温热药反而可能火上浇油,建议舌头发白、清鼻涕直流、怕冷发抖时再用,实在拿不准,去社区医院把个脉最保险,记住这些中药小常识,下次着凉别再傻傻硬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