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,这盆绿油油的小草是啥?"小时候蹲在阳台上扯着母亲衣角发问,她总笑着捏我脸蛋:"这是九层塔啊,你喉咙痛的时候拿它煮水喝最灵了。"谁曾想这株会散发独特香气的植物,竟是本草纲目里记载的药食同源之宝?
灶台上的祖传药箱
在潮汕老厝的灶台边,总能看到几盆九层塔,阿嬷们摘几片叶子揉碎,混着猪油炒粿条,香气能勾住整条巷子的馋虫,可别以为这只是调料,旧时郎中开方子常写着"紫苏叶三钱",说的就是这九层塔的亲戚,我家祖传的陶罐里就装着晒干的九层塔,专治小儿积食和暑热头痛。
前年邻居阿伯感冒咳嗽,西药吃着嫌苦,我妈采了新鲜九层塔炖瘦肉汤,那股特殊的香味吊得人胃口大开,连喝三天竟真把缠绵半月的咳疾压下去了,这才懂为何老人家总说"宁要九层塔不要西洋参"。
从药典到餐桌的千年穿越
翻遍县志才知,这株本名罗勒的奇草,自汉代就跟着商队进了中原。《岭南采药录》里记着它能"疏风解表,化湿和中",闽南人管它叫"金不换",足见珍贵,最妙的是它的药用部位——嫩茎叶既可入药又作食材,花穗还能熬制香囊。
去年拜访中医堂叔,他指着后院菜畦笑道:"你们当调料用的九层塔,可是救心丹的原料。"原来现代药理发现其挥发油能扩张血管,对三高人群有辅助疗效,难怪台湾夜市的九层塔三杯鸡,总吸引着穿polo衫的中年食客。
厨房里的百变养生术
要说最接地气的用法,当属潮汕人家的"九层塔烙饼",发热的铁锅里淋上花生油,抓把洗净的叶子铺底,浇上面糊摊成金黄薄饼,外酥里软间透着草本清香,小孩吃了消食,大人吃了祛湿,我试着加进鸡蛋液里煎成法式欧姆蛋,竟也别有风味。
对付空调病也有妙招:九层塔嫩叶捣碎,拌红糖冲温水,那股辛凉直冲天灵盖,瞬间打通鼻塞,上个月拍摄美食视频熬夜上火,摄影师从包里掏出泰国带回的九层塔茶包,滚水一泡满室芬芳,喝下半盏喉间燥气尽消。
会呼吸的养生智慧
别看九层塔随处可见,栽种收纳却有门道,老辈人说"清明前后种七宿",取东向阳处的砂质土,每日晨露未晞时采摘最佳,新鲜叶片要用棉纸裹了悬在通风处阴干,这样制成的药饮方能保住阳气。
前阵子网购云南有机九层塔,收到时嫩芽还带着晨露,焯水凉拌时加蒜末生抽,竟比餐厅卖的更清甜,这才悟出古人所言"药食同源"的真谛——好药材本就该生长在烟火人间。
如今我家冰箱门上总贴着晾干的九层塔串,像挂着串串翡翠风铃,每次煲汤抓几颗扔进去,看着碧绿叶片在沸水中舒展,恍惚看见千年前采药人背着竹篓,正把这份天地灵气装进粗布包袱,这抹摇曳在灶火旁的翠影,何尝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养生锦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