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——调理脾胃的中药煲汤,现在人生活压力大,饮食不规律,十个人里有八个说自己"脾虚",不是胀气、反酸,就是浑身没劲儿,其实啊,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了调理的方子,几味常见的中药材加上食材,炖上一锅热汤,暖胃又补身,下面我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家常药膳方,手把手教你把脾胃养得妥妥帖帖!
为啥总说"脾胃虚弱"?先摸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
很多人觉得"脾虚"就是吃不下饭,其实远不止这些!
- 吃完饭肚子胀,像塞了石头;
- 大便不成形,马桶都冲不干净;
- 舌头边缘有齿痕,早上起床嘴里发黏;
- 白天犯困,晚上却失眠……
这些都是脾胃在拉警报!中医讲究"脾胃为后天之本",负责消化食物、运化营养,一旦脾胃罢工,吃再好的东西也吸收不了,免疫力也跟着掉线,这时候别急着吃药,不如从一碗汤开始慢慢调养。
5款居家必囤的调理脾胃汤方,做法超简单!
四神汤:经典健脾祛湿方
材料:茯苓10克、山药干15克、莲子10克、芡实10克、猪骨/鸡架半只、姜片3片
做法:
- 药材泡半小时,猪骨焯水去血沫;
- 全部丢进砂锅,加水没过食材,大火煮开转小火炖1.5小时;
- 出锅前撒盐,连汤带料一起吃。
偷偷告诉你:
- 湿气重的人(舌苔厚腻、头脸爱出油)特别适合;
- 山药鲜品也可以,但干品更容易保存,炖汤更粉糯;
- 上班族可以用保温杯焖烧壶做简易版,药材量减半,开水闷泡当茶喝。
猴头菇养胃汤:胃炎星人的救星
材料:猴头菇2个、红枣5颗、枸杞10克、鸡肉100克、姜片
做法:
- 猴头菇提前泡发,剪掉根部,挤干水分;
- 鸡肉切块焯水,所有材料下锅炖2小时;
- 加盐调味,吃肉喝汤。
划重点:
- 猴头菇是修复胃黏膜的高手,对反酸、胃痛特别友好;
- 搭配红枣枸杞,中和寒性还能补血;
- 一周喝2次,连喝一个月,你会回来谢我!
陈皮萝卜炖牛腩:消食导滞神器
材料:牛腩300克、白萝卜1根、陈皮5克、山楂5克、葱姜
做法:
- 牛腩切块焯水,陈皮泡软刮去白瓤;
- 萝卜滚刀切块,所有材料入锅炖2小时;
- 肉烂萝卜透明时撒胡椒粉提味。
适合人群:
- 吃多了腹胀、打嗝有酸腐味;
- 小孩积食也能喝(去掉陈皮,加苹果或雪梨);
- 冬天喝暖身又消脂,怕胖就选瘦牛柳。
党参黄芪鸡汤:气虚体倦必喝
材料:老母鸡半只、党参10克、黄芪10克、当归5克、红枣6颗
做法:
- 鸡块焯水,药材冲洗后塞进鸡肚子里;
- 整锅隔水蒸2小时(懒人直接丢电饭煲选煲汤模式);
- 喝前撇油,汤清甜肉酥烂。
小贴士:
- 熬夜加班脸色差、说话有气无力时最见效;
- 夏天喝可以加西洋参10克,清热补气不上火;
- 高血压患者少放盐,黄芪量减半。
石斛麦冬瘦肉汤:阴虚火旺专属
材料:石斛10克、麦冬8克、玉竹10克、瘦肉200克、蜜枣1颗
做法:
- 药材泡软,瘦肉焯水切薄片;
- 全部材料炖1.5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对症效果:
- 适合口干舌燥、半夜冒汗、便秘的人;
- 石斛滋阴,麦冬润肺,玉竹养胃,组合起来温柔滋养;
- 炖完的瘦肉蘸酱油吃,比牛肉还香!
喝汤避开这些坑,否则越补越虚!
- 药材别乱堆:一次选2-3种主材,多了味道串还伤身;
- 油花控制好:肉类先焯水去油脂,高血压少喝浓白汤;
- 忌生冷同食:喝汤前后1小时别碰冰饮、西瓜;
- 按时喝:早晨空腹喝吸收好,睡前3小时别喝防水肿。
脾胃调理是场马拉松,记住这3句话!
- 细嚼慢咽:每一口嚼20下,胜过喝十碗汤;
- 情绪稳定:生气时吃饭=给脾胃添堵;
- 适度运动:饭后散步30分钟,帮肠胃打工。
最后唠叨一句:药膳不是速效药,坚持喝一个月,你会发现肚子不胀了、排便规律了,整个人轻快得像换了个身体!赶紧转发给身边"脾虚队友",一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