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拉肚子带血脓,肚子绞着疼,一天跑十几趟厕所,这种折腾人的病就是"痢疾",很多人被折腾怕了,抗生素吃一堆却总反复,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对付痢疾有绝招,今天咱们就聊聊那些真正能治本的方子。
痢疾不是普通拉肚子
很多小伙伴分不清痢疾和普通腹泻的区别,普通拉肚子多是水样便,肚子咕咕叫;而痢疾典型症状是"里急后重"——明明憋得慌,到厕所却只拉一点点,还带着黏液脓血,中医管这叫"肠澼",认为是湿热毒邪淤积肠道,导致气血溃败,这时候光止泻不够,得把肠道里的"毒淤"清理干净。
千年古方治痢疾
① 芍药汤(出自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) 这个方子堪称治痢经典,黄芩、黄连清热燥湿,当归、芍药活血缓急,配上槟榔、木香行气导滞,特别适合那种肚子剧痛、肛门灼热、粪便红白相间的情况,有个朋友急性痢疾,抓了三副这个方子,喝完第一顿就不绞着疼了。
② 白头翁汤(张仲景《伤寒论》方) 看到名字就知道主药是白头翁,这草药满山野都是宝,配上黄连、黄柏、秦皮,专门对付热毒血痢,像拉完马桶里都是红汤状,伴有发烧口臭的,煮这个方子时加两碗水煎成一碗,趁热喝下去,当天就能见效。
③ 香连丸(药店能买到的中成药) 懒得熬药的朋友可以直接买这个,木香和黄连搭档,一个行气止痛,一个清除肠热,特别是应酬喝酒后容易拉肚子的人,包里常备着,酒桌前吃几颗能救急。
单方草药也有大用处
- 马齿苋:田间地头的野草却是治痢高手,新鲜马齿苋榨汁兑蜂蜜,或者晒干泡茶,对轻微痢疾特别灵,记得要选叶片肥厚的,一次用一两鲜品。
- 凤尾草:南方山沟里常见的蕨类植物,它的根茎炖冰糖,对付慢性痢疾拖沓不止,有个阿婆连续拉了一个月,用这个偏方三天就收住了。
- 石榴皮:吃完石榴别扔皮,晒干后炒焦研末,每天三次冲服,这招对久痢虚脱最有效,还能涩肠止泻不伤正气。
食疗方子温和调理
▶ 乌梅粥:乌梅20克熬水取汁,加大米煮粥,特别适合痢疾后期肚子空瘪没胃口,既能生津止渴又能收敛余毒。 ▶ 蒜瓣烧鲫鱼:鲫鱼去鳞煎透,加大量独头蒜焖熟,这道菜看着简单,却是温中补虚的好东西,适合痢疾初愈调养。 ▶ 绿茶蜜饮:浓绿茶加蜂蜜,少量多次饮用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清热解毒,比单纯喝白开水管用多了。
防复发要养好脾胃
很多人吃药好转就大鱼大肉,结果又栽跟头,想要断根得做到:
- 忌口三个月:远离冰啤、海鲜、肥肉,这些腻歪食物会助湿生热。
- 每天早上嚼姜片:嫩姜切薄片慢慢嚼,能暖胃驱寒。
- 每周喝两次山药芡实粥:健脾祛湿,增强肠道抵抗力。
特别提醒
如果高烧不退、脱水严重,千万别硬扛,中医治痢讲究"通因通用",该用大黄就要用,但具体剂量要找大夫把关,孕妇、小孩、老人等特殊人群,抓药前一定要咨询中医师。
记住这些祖辈传下的智慧,下次再遇到痢疾别只会吃诺氟沙星了,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平时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隔夜饭菜,聚餐用公筷,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