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中医朋友说"生蒲黄是个宝",我这才知道原来香蒲的花粉还是味中药,这黄色粉末看着不起眼,在中药房的抽屉里一躺就是上千年,到底藏着什么玄机?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被老中医们视为"万能药引子"的生蒲黄。
先说个真事儿,上个月邻居王婶切菜割了手,血流不止,她家闺女急得团团转,还是当过赤脚医生的张奶奶有办法,抓把生蒲黄按在伤口上,没五分钟血就止住了,这可不是瞎编,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:"蒲黄止血妄行",古人打仗受伤都拿它应急,不过现在医院消毒条件好,咱普通人要是遇到大伤口还是得去医院,但这止血效果确实让人服气。
要说生蒲黄最拿手的本事,那得是"双向调节",这词听着玄乎,其实就是说它能该止的时候止,该活的时候活,就像家里水龙头,漏水时能拧紧,堵塞时又能疏通,妇科大夫常用它治崩漏,月经淋漓不尽时候配上阿胶,立马见效;而产后恶露排不干净,搭上益母草又能活血化瘀,这种智能调节的本事,在中药里都是数一数二的。
老烟枪们可得记着这个宝贝,隔壁陈叔抽烟四十年,整天咳嗽痰多,他儿子从外地捎回生蒲黄,每天冲水喝,半个月下来痰少了,连带着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都见好,这其实是借了蒲黄"利水渗湿"的功力,像身体里那些代谢不掉的废水、痰饮,它都能帮着排出去,搭配茯苓煮粥,消肿效果加倍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腿肿的朋友。
爱美的姑娘们注意了,这玩意儿还是天然美容品,楼下美容院老板娘偷偷告诉我,她们给顾客做的中药面膜里就加了蒲黄,这玩意能消炎祛痘,对付那种红肿的大痘痘,调点蜂蜜敷上去,第二天就瘪下去,更妙的是它还能淡化痘印,《千金方》里就有记载用蒲黄掺白芷做手膜,专治主妇手裂,不过过敏体质要先在手腕试试,别整脸肿成包子。
最绝的是它的"以形补形"之道,香蒲生长在水边,性味甘平,天生带着通利之性,小便不利、湿热引起的尿路感染,用生蒲黄煮水当茶喝,比某些西药还管用,我同事小刘每到夏天就尿频尿痛,自从老中医给他开了蒲黄车前草汤,这毛病再也没犯过,但记住要喝温的,凉了反而伤胃。
别看它好处多,使唤起来也有讲究,这药材质地轻飘,煎药时要用纱布包着,不然满锅都是黄粉,用量更得谨慎,每次3-5克就够了,过量容易反酸,孕妇千万碰不得,它活血的劲儿太猛,还有放久了会失效,买回家的蒲黄最好装玻璃瓶搁冰箱,半年内用完最灵验。
现在市面上造假的不少,教大家个鉴别窍门:正宗生蒲黄是金黄色粉末,闻着有股淡淡的草腥香,摸起来细腻不带杂质,要是颜色发暗或有结块,八成是受潮变质了,建议去老字号药店买,别贪便宜买路边摊的散装货。
说到底,生蒲黄能流传两千年,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效果,从止血先锋到血管清道夫,从化痰高手到美容秘方,这小小的花粉把"简、便、廉、验"的中医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,不过再好的中药也得对症,使用前最好找中医师把把脉,毕竟咱们调理身体,求的是细水长流,可不是猛药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