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热性泄泻不用慌!老中医教你几招轻松应对

一归堂 2025-04-2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越来越热,后台收到好多朋友留言说"天一热就拉肚子""上厕所像喷泉一样",其实这种情况多半和中医说的"湿热泄泻"有关,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么用中药调理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
先说说啥是湿热性泄泻,简单来说就是体内湿气和热气搅在一起,肠道被搞得乱七八糟,就像梅雨季节的闷热天气,又潮又闷,东西放两天就发霉变质,我们肠胃里的环境也是这样,湿热太重就会加速食物腐败,导致肚子痛、拉稀、肛门灼热、大便臭得像臭鸡蛋这些症状。

老张前阵子就是这样,半夜突然被肚子疼醒,连跑三趟厕所,整个人虚脱得跟水洗似的,去医院化验说是急性肠炎,挂了三天水还是反复,后来找到我们馆里王大夫,一把脉就说是湿热困脾,开了个经典方子——葛根芩连汤加减,黄芩、黄连各10克清热燥湿,葛根20克升阳止泻,加上茯苓、白术健脾祛湿,三副药下去就见效了。

说到治湿热泄泻的中药,这几个可都是宝藏:

  1. 黄连:苦得能让人皱眉头,但清热燥湿效果杠杠的,就像家里除湿机,把肠道多余的湿热都抽干,不过量别太大,3-6克就够了,不然苦得嗓子冒烟。
  2. 马齿苋:田间地头的野草却是止泻高手,新鲜马齿苋煮水喝,或者晒干泡茶,既能清热解毒又能凉血止痢,对付湿热引起的红白冻样大便特别管用。
  3. 白头翁:这名字听着就有戏,毛茸茸的果子专治热毒血痢,配上黄柏、秦皮,就是张仲景的白头翁汤,拉得肛门火辣辣疼的时候最合适。

光吃药可不够,饮食调理才是大工程,记住这几个原则: 忌口清单:冰西瓜、冷饮、烧烤、麻辣火锅这些生冷油腻的统统走开!就像着火了还往上面浇油,越吃拉得越欢实。 推荐食谱:冬瓜薏米汤(冬瓜利水,薏米祛湿)、苦瓜炒蛋(苦味降火)、绿豆百合粥(清热又不伤胃),特别是山药小米粥,既能补脾胃又能去湿气,拉肚子期间当主食最合适。

有个小窍门特别管用:艾叶+生姜煮水泡脚,每天晚上抓一把艾叶,加几片生姜,开水冲泡后趁热泡脚,脚底涌泉穴是排湿要道,泡到微微出汗,就像给身体做桑拿,湿热之气顺着汗毛孔往外冒,坚持一周,你会发现早上起床不再浑身黏糊糊的。

预防更重要,尤其是三类人要特别注意: 上班族:久坐不动+空调冷风,脾胃阳气被耗得厉害,建议备点荷叶茶,既解暑又防湿。 健身党:运动后猛灌冰水最要命,冷热交替刺激肠胃,改喝温盐水,加点柠檬更好。 小朋友:贪凉爱吃冰淇淋,家长可以常备焦山楂煮水,开胃又防积食。

最后提醒一句,如果每天拉五六次持续三天以上,或者出现发烧、便血,千万别硬扛,就像家里漏水要先关总阀,及时就医才能防止小毛病拖成大问题,中药调理讲究对症,具体用量还是要找专业中医师把脉开方哦~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