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一变冷,后台就有不少朋友留言说"膝盖比天气预报还准","阴雨天骨头缝里都冒酸气",其实啊,咱们老祖宗对付风湿骨痛早有妙招,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那些藏在山野里的"祛湿高手",都是几块钱一抓的中药,学会用能省下不少膏药钱!
厨房里就有的祛风湿"三剑客"
艾草——关节痛的"暖宝宝"
要说最亲民的祛风湿草药,艾草必须排第一,记得小时候外婆总在端午采艾草晒干,平时用来煮水泡脚,现在才知道,这不起眼的叶子竟是风湿的克星!艾叶性温,能直钻经络把寒湿逼出来,现在超市都有艾绒包卖,睡前泡15分钟,泡完脚底板暖暖的,像裹着云朵,要是肩颈僵得像铁板,把艾条点燃对着穴位熏十分钟,那种酥麻感比按摩店推拿还过瘾。
生姜——厨房里的药金
别小看这块做饭的姜,《本草纲目》里可是记载它能"散风寒湿痹",每天切三片嫩姜嚼着吃,刚开始辣得直冒汗,半个月后你会发现爬楼梯时膝盖不咔咔响了,有个出租车师傅跟我分享,他常年备着姜糖膏,跑夜班前喝一勺,五年的老寒腿居然没再犯过。
花椒——藏在调料盒的祛湿弹
上次去川菜馆看到师傅炒麻辣火锅放半碗花椒,才明白为啥四川人关节炎发病率低,这小小的红袍子煮水泡脚特别有意思,刚沾水时双脚像被小针扎,五分钟后从脚底板涌上来的热流能直达丹田,我们办公室的小王坚持一周泡三次,现在蹲下系鞋带都不费劲了。
药店能买到的"风湿克星"
桑寄生——树上长的"关节润滑油"
南方的朋友应该见过桑树杈上长着的褐色小精灵,这就是桑寄生,它最厉害的是能补肝肾的同时祛风湿,就像给生锈的关节抹机油,隔壁王阿姨以前上下楼梯要扶墙,中医给她开了桑寄生煮猪脊骨汤,喝两个月现在能拎着菜篮子爬五楼,记住要用鲜品,干货效果差一半。
威灵仙——专治顽固老风湿
这味药名字听着就霸气,确实对付十年以上的老风湿特别管用,村里八十岁的刘爷爷每逢变天就腰直不起来,后来用威灵仙捣碎调醋敷在腰眼上,当天就能弯腰捡东西,不过这药有点猛,初次使用最好咨询中医师,别像我同事直接泡茶喝得拉肚子。
独活——下半身风湿的清道夫
经常开车的朋友注意了,久坐导致的腰臀酸痛就是下肢风湿作怪,独活专门清理腰部以下的湿气,拿它炖鸡汤时加两片生姜,喝完整个后背都松快了,有次送货的小哥跟我说,他按古方用独活配杜仲泡酒,擦了三次网球肘就好多了。
祛风湿的隐藏用法大揭秘
自制追风油
把艾叶、桂枝、当归按3:2:1的比例泡在橄榄油里,密封三个月后滤出油液,每天按摩疼痛部位,比市面上两百块一瓶的活络油还好用,去年我妈膝盖肿得发亮,擦了这个油三天就能弯腿了。
药食同源的养生粥
早上抓一把薏米、赤小豆、茯苓,加三片生姜熬粥,这个组合既能祛湿又不伤脾胃,特别适合上班族,我们公司会计大姐天天喝,现在穿短裙上班都不喊疼了。
睡前热敷包
缝个棉布袋,塞进去粗盐、桂皮、吴茱萸各一把,用微波炉加热后敷在关节处,盐能储存热量,桂皮活血,吴茱萸驱寒,这三样加起来比暖宝宝管用十倍,我丈母娘用了半个月,连类风湿因子都降了。
特别注意这些事
① 祛风湿不是越猛越好,像附子、川乌这类毒药必须炮制后才能用,千万别自己乱试
② 风湿也分寒湿和湿热,关节冷痛适合艾草,红肿发热要用忍冬藤,搞反了可能加重病情
③ 连续喝药酒超过一个月,记得查肝功能,山西张大哥就因为长期喝虎骨酒吃出了肝损伤
④ 月经期、感冒时暂停所有祛风湿治疗,这时候身体虚,猛药容易伤元气
前几天去公园遛弯,看见一群大妈在石凳上捶打膝盖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方法真管用,关键要坚持下去,就像养护老房子,定期修补才不会漏雨,大家如果试过有效的土方法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让更多人少受风湿折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