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博大精深的中药领域,有许多名字中带有“附”字的药物,它们各具特色,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中带附字的药。
附子
来源与产地
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,主产于四川、陕西等地,四川江油是著名的附子道地产区,这里的附子以个大、质坚实、粉性足而闻名。
性味与归经
味辛、甘,大热;有毒,归心、肾、脾经。
功效与主治
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用于亡阳虚脱,肢冷脉微,心阳不足,胸痹心痛,虚寒吐泻,脘腹冷痛,肾阳虚衰,阳痿宫冷,阴寒水肿,阳虚外感,寒湿痹痛。
使用注意
孕妇慎用;不宜与半夏、瓜蒌、瓜蒌子、瓜蒌皮、天花粉、川贝母、浙贝母、平贝母、伊贝母、湖北贝母、白蔹、白及同用。
香附
来源与产地
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,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,主产于山东、浙江、湖南等地。
性味与归经
味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,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
功效与主治
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,用于肝郁气滞,胸胁胀痛,疝气疼痛,乳房胀痛,脾胃气滞,脘腹痞闷,胀满疼痛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。
使用注意
气虚无滞者慎服,阴虚血热者忌服。
白附子
来源与产地
白附子有禹白附和关白附之分,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,主产于河南、甘肃、湖北等地;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干燥块根,主产于辽宁、吉林等地。
性味与归经
味辛,性温;有毒,归胃、肝经。
功效与主治
祛风痰,定惊搐,解毒散结,止痛,用于中风痰壅,口眼㖞斜,语言謇涩,惊风癫痫,破伤风,痰厥头痛,偏正头痛,瘰疬痰核,毒蛇咬伤。
使用注意
孕妇慎用;生品内服宜慎。
为了更直观地比较这几种药物,下面以表格形式呈现: |药名|来源|性味|归经|功效|使用注意| | ---- | ---- | ---- | ---- | ---- | ---- | |附子|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|辛、甘,大热;有毒|心、肾、脾经|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|孕妇慎用;不宜与半夏等多种药物同用| |香附|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|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|肝、脾、三焦经|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|气虚无滞者慎服,阴虚血热者忌服| |白附子|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;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干燥块根|辛,温;有毒|胃、肝经|祛风痰,定惊搐,解毒散结,止痛|孕妇慎用;生品内服宜慎|
中药中带附字的药 FAQ 常见问题大全
问:附子有毒,在使用时如何保证安全?
答:附子有毒,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,一般需要经过炮制降低毒性,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盐附子、黑顺片、白附片等,在用量上,也要严格控制,不宜过量或长期使用,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,如出现口唇麻木、头晕、心慌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药并就医,配伍也很关键,与甘草、干姜等药物配伍可以降低其毒性。
问:香附适合哪些人群服用?
答:香附适合肝郁气滞、情志不舒的人群,这类人常常表现为胸胁胀痛、情绪抑郁、善太息等症状,对于女性月经不调、经闭痛经、乳房胀痛等妇科疾病患者,香附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,脾胃气滞、脘腹痞闷、胀满疼痛的人群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香附来理气宽中,但气虚无滞者和阴虚血热者不适合服用香附。
问:白附子和附子是同一种药吗?
答:白附子和附子不是同一种药,它们来源不同,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,而白附子有禹白附和关白附之分,禹白附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,关白附是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干燥块根,在功效上也有差异,附子主要功效是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、散寒止痛,侧重于治疗阳虚、寒证等;白附子主要功效是祛风痰、定惊搐、解毒散结、止痛,多用于治疗风痰相关病症,而且二者都有毒性,但毒性特点和炮制方法也有所不同。
中药中带附字的药虽然功效独特,但大多有毒性,使用时一定要谨慎,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,才能发挥它们的最佳疗效,保障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