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去年卖300元一斤的玛咖,今年10块钱都没人收!"云南丽江老陈蹲在自家玛咖田边,手里捏着刚挖出的黑色根茎,烟头在指缝间忽明忽暗,这位种了8年玛咖的老药农怎么也想不到,曾经被捧为"植物黄金"的玛咖,如今在中药材市场沦为"烫手山芋"。
一公斤跌到白菜价:玛咖经历了什么?
2013年前后,玛咖作为"药食同源"新宠席卷全国,在合肥某保健品展会上,印着"秘鲁国宝""男人加油站"的玛咖精片标价高达2988元/盒,资本闻风而动,云南、四川等地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,连片玛咖田像癌细胞扩散般侵占高山草甸,老陈回忆:"种一亩玛咖能顶三亩玉米,鲜货最高炒到120元/斤,我家三层小楼就是那时候盖的。"
但疯狂扩张埋下隐患,2016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叫停玛咖"药品"身份,仅保留"保健食品原料"资质,这记重拳让玛咖价格开启跳水模式:2017年跌至30元/斤,2020年跌破10元/斤,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,成堆的玛咖片与黄芪、当归挤在一起,商户老李苦笑:"现在玛咖就比萝卜贵两毛钱。"
雪崩式下跌背后:资本游戏与产业困局
"最疯狂的时候,村里开进20多辆收玛咖的奔驰。"西藏那曲牧民扎西比划着,"收购商在田埂上现场转账,钞票用麻袋装。"资本催生的泡沫在2018年彻底破裂,云南玛咖种植面积从巅峰期40万亩锐减至不足5万亩。
市场规律正在惩罚盲目扩张,玛咖属于十字花科植物,连作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,老陈带我们查看他的试验田:"这片地去年种过玛咖,现在改种秦艽,你看叶片发黄,土传病害防不住。"更致命的是,大量玛咖被加工成切片、粉剂后积压在仓库,形成恶性循环。
破局之路:产业升级还是彻底转型?
在昆明螺蛳湾药材批发市场,90后商人小周正将玛咖装入印着"秘鲁进口"的包装盒。"不是我们想造假,实在是国产玛咖卖不动。"他透露,现在玛咖主要流向两个渠道:低端保健品原料和兽药添加剂。
转机或许藏在政策春风里,2023年卫健委发布新版药食同源目录,玛咖重回合法食材行列,广东某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总监王博士展示新产品:"我们提取玛咖多糖制成代餐粉,每盒成本控制在30元内,线上月销过万。"但这能否拯救百万种植户?答案尚不明朗。
夜幕降临时,老陈家的烘干机还在轰鸣。"最后这批处理完就不种了",他望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玛咖片,"改种重楼(中药名),至少跌不到土豆价。"山风掠过玛咖田,那些曾承载财富梦想的黑色根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