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中药鉴定,咱老百姓总觉着神秘,其实里头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实在学问,前些日子我去药王山采药,碰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药师,人家捏起药材一揉一闻,就能道出子午卯酉,今天我就把老师傅压箱底的鉴药绝活整理出来,保准您看完也能成"火眼金睛"。
【辨药如识人,先看"身份证"】 老话说"三月三,九月九,药材满山走",每种道地药材都有它的"出生证明",就像山西的党参带着黄土高原的焦香,长白山的人参沾着黑土地的油润,去年我收过一批"野生天麻",结果老师傅掰开一看,断面平整得像切糕,香味冲得熏人,立马断定是拿土豆苗冒充的——正宗野天麻可带着山涧的潮气,断面还有细密的同心纹。
【五感齐上阵,鉴药有妙招】 ■ 望:青海的枸杞要选红得发暗的,太鲜亮的八成染过;川芎的"蝴蝶片"得看断面有没有朱砂点,像星星似的缀着才正宗,有次我见市场上卖"三七",个头匀称得离谱,老师傅说这是云南平头三七,药效连正经田七的一半都不到。 ■ 闻:真麝香不是电视里演的臭烘烘,而是带着丝甜凉,凑近了能闻到山林雾气;当归该有股子甜腥味,要是香得刺鼻,准是硫磺熏过的,上个月我闻批"沉香",味道像喷了空气清新剂,果不其然是越南货泡药水冒充的。 ■ 尝:甘草要尝出三分甜五分涩才地道,福建有人把黄芪用糖水泡,甜得发腻反倒露馅;藏红花抿一口,辣喉的是真货,要是淡得像喝茶,肯定是玉米须染的,不过大伙可别乱试,有些生药有毒! ■ 摸:阿胶要摸出"铜墙铁壁"的硬朗,软趴趴的是牛皮胶;虫草捏着得有弹性,一掐就断的是僵虫,记得有回我摸到"海马"硬得像塑料,老师傅说这是用淀粉灌模的假货。 ■ 试:拿滴水试犀角,真货吸水慢还冒气泡,假的"水牛角"蹭一下就泛白;藏茵陈烧起来应该冒青烟,要是噼里啪啦爆火星,准是掺了硝石。
【火眼金睛破迷局】 现在市面上的坑比山沟还多,前年流行"野生灵芝",结果全是椴木栽培的;去年炒"铁皮石斛",十斤里有八斤是紫皮石斛染色,最绝的是造假商能把冬虫夏草用铁丝穿起来增重,老师傅教了个损招——放锅里蒸半小时,真虫草会缩成团,假的越蒸越挺括。
【老手艺遇上新科技】 别以为传统鉴药过时了,现在显微镜下看药材切片才是硬功夫,像人参的草酸钙簇晶要像繁星点点,西洋参的菊花心纹理得清晰可见,不过也有高科技作妖,前些天查出批"三七"用树脂造模,X光一照立马现形,建议大家买药去老字号,同仁堂、胡庆余堂这些百年老店,师傅们个个练就了"一抓准"的绝活。
【识药不如识人】 写到最后想起老药师的话:"药材有真假,人心更需鉴",他每年清明都带徒弟上山认药,说真正的好药得带着山风林雨的灵气,咱们普通人记不住那么多门道,至少得明白:太便宜的虫草、太完美的野山参、来路不明的"祖传秘方",多半藏着猫腻,记住这老话:"宁吃仙丹一口,不吃烂药一斗",治病求真,做人求诚,这才是中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