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最近天气越来越冷,很多小伙伴都喊手脚像冰块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箱里,藏着不少天然"暖宝宝"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能驱寒保暖的中药,看完这篇你也能变成抗寒小能手!
厨房里的驱寒高手——生姜 说起散寒中药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生姜,这东西真是居家必备,煮奶茶放两片,熬汤加几片,连着喝两天就能感觉肚子里暖烘烘的,特别是淋雨受凉后,煮碗姜糖水,那发汗效果比泡温泉还管用,不过要记住,烂姜可千万别吃,变质的姜会产生有害物质,反而伤身体。
月月舒的秘密武器——艾叶 女生痛经的时候,妈妈辈总爱煮艾叶鸡蛋汤,这草看着不起眼,却是妇科圣药,把干艾叶煮水泡脚特别舒服,寒气顺着脚底就往外冒,现在还有艾叶暖宫贴,原理就是通过穴位渗透驱寒,不过艾叶性温,热性体质的朋友要少用,不然容易上火长痘。
关节痛的克星——肉桂 上了年纪关节怕冷的朋友,记得在炖肉时加根肉桂,这味药不仅能暖脾胃,还能打通关节的寒湿,平时泡茶放点肉桂粉,双手捧着杯子暖手又暖胃,但肉桂属于大热药材,高血压患者要慎用,别补过头了。
千年暖身王——花椒 四川人爱吃麻辣是有道理的,花椒可是天然暖气炉,抓一把花椒煮水泡脚,十分钟就能感觉脚底板发热,有个小窍门:泡脚水里加艾叶+花椒+生姜,简直是寒湿体质的救命水,不过花椒吃多了会麻舌头,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吃。
藏在衣柜里的宝贝——丁香 还记得奶奶缝在肚兜里的香囊吗?里面装的就是丁香,这味药特别适合胃寒呕吐的人,含颗丁香能缓解恶心,现在有些暖宝宝贴里也加丁香成分,贴着睡觉特别安心,但丁香气味浓烈,孕妇要谨慎使用。
这些中药虽然好,但使用也有讲究,比如生姜早上吃提阳,晚上吃可能影响睡眠;肉桂适合炖肉不适合单泡茶,最好找中医师辨明体质再用药,毕竟有人是实寒,有人是虚寒,搞错了反而适得其反。
最后教大家个懒人驱寒法:把这些药材打包成养生茶,取生姜3片+红枣5颗+花椒10粒,开水焖泡当茶饮,坚持喝一周,你会发现冬天居然可以过得这么暖和!不过切记任何药材都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