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越来越热,很多宝妈都在群里吐槽家里娃老是喊肚子疼,我家隔壁张阿姨家的小孙子前两天半夜哭闹着醒来,说是屁股痒得不行,带去医院一看,好家伙,医生说是蛲虫作怪!这下可把张阿姨急坏了,又是买西药又是消毒床单的,结果老中医邻居王大夫一句话点醒了她:"你们省中医院新研发的驱虫中药包可管用了,纯草本配方连孕妇都能用!"
要说这省中医院的驱虫方子,可是他们治未病中心十几位老中医熬了整整三年才琢磨出来的,上个月我去他们门诊部采访的时候,正巧碰上他们在给住院部的患者发驱虫香囊,那些个小布包长得普普通通,凑近闻着倒是挺清香,据说里面装着艾叶、丁香、苦楝皮这些常见药材,但配比可是机密中的机密。
我特意托关系打听了下配方思路,他们科里的小刘医生边整理药材边跟我唠:"现在市面上的驱虫药不是化学成分太重,就是药效太猛,咱们这个方子讲究君臣佐使,就像炒菜放调料似的,苦楝皮当君药打头阵,专门对付蛔虫蛲虫;配上使君子这员先锋官,能把虫子麻翻;再加点陈皮行气,免得药性太烈伤脾胃......"
最绝的是他们研发的驱虫药浴包,上周五遇见带娃来泡澡的李姐,她家双胞胎之前总挠屁屁,现在每周用两次药浴,小屁孩们再也不说痒了,药浴方子里有花椒、鹤虱这些祛湿杀虫的宝贝,煮开后兑温水给孩子泡十分钟,虫子就像被灌了迷魂汤似的自己溜出来,不过刘医生特别叮嘱,三岁以下娃泡澡得把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内,免得小家伙着凉。
说到内服驱虫茶,那可是省中医院的看家宝,药房抓药的大姐偷偷告诉我,最近来买使君子茶和南瓜子粉的人排成长队,他们把使君子炒香磨粉,混着炒熟的南瓜子,加点冰糖调味,小孩子当成零食就着喝,上周亲眼看见个五岁娃举着杯子跟妈妈说"这个比感冒药好喝多啦",把周围大人都逗乐了。
不过老药师再三提醒,驱虫不是越多越好,他们做过实验,连续喝三天茶配合两天药浴,效果最好,要是虫子太多,还得搭配他们的脐贴,那个小黑贴看着不起眼,里面藏着榧子和槟榔的精华,晚上睡觉前贴在肚脐眼上,第二天起来胶带边上全是死掉的小白虫,看着瘆人但确实管用。
现在他们门诊大厅还摆着驱虫知识展板,画着各种寄生虫的丑样子,我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,好几个朋友私信问能不能网购,可惜这方子暂时只在省内中医院系统共享,听说是要等专利审批下来才能推广,不过他们倒是很贴心,在官网挂了自制驱虫香囊的教学视频,艾叶、紫苏、薄荷按3:2:1的比例缝成小包,挂在床头柜里防蚊虫特别灵。
前天碰见张阿姨,她家小孙子现在天天揣着省中医自制的驱虫香囊上学,小家伙神秘兮兮地跟我说:"姐姐你闻闻,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戴这个,老师说比日本那个什么驱蚊扣强多了!"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笑脸,突然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草木智慧,可比那些化学药剂暖心多了。
对了,他们治未病中心每个月15号有义诊活动,带孩子去把个脉就能免费领驱虫茶包,要是不方便去医院的,记着端午节前后去药店买石菖蒲和艾叶,自己缝个香囊也有七八成的防护效果,真要确诊寄生虫感染,还是得听医生的话该吃药吃药,这些中药方子主要用来预防和辅助治疗,毕竟虫子虽小,闹起来也挺折腾人的,咱们还是防患于未然最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