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咳别只会喝梨汤!这10种中药调理法,老中医都点赞

一归堂 2025-05-07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就没断过,上次我妈视频看见我嗓子哑了,急得要给我寄中药包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止咳宝贝可多了,今天就聊聊那些比冰糖炖梨更管用的中药调理法。

【川贝母:润肺界的温柔刀】 说起止咳中药,川贝绝对算顶流,但别看它贵,真碰上干咳少痰、喉咙发痒的情况,磨点粉兑蜂蜜水,那叫一个立竿见影,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隔壁王奶奶白天咳得脸通红,晚上含了片川贝粉蒸梨,第二天就听见她跟广场舞姐妹炫耀"祖传秘方",不过要注意,川贝性凉,风寒咳嗽带清鼻涕的千万别碰,不然越吃痰越多。

【陈皮老姜:厨房里的止咳双侠】 广东人煲汤必放的陈皮,其实是化痰高手,记得小时候受凉咳嗽,奶奶总用晒干的橘子皮煮水,再加两片生姜,刚开始嫌苦,但喝完半小时喉咙就像被温泉水滋润过,现在才知道,陈皮理气化痰,生姜驱寒发汗,这对CP专治感冒初起的白痰咳嗽,要是能搞到正宗新会陈皮,那效果更是翻倍。

【罗汉果:烟嗓救星的甜蜜负担】 经常讲课的老师、开直播的网红,哪个抽屉里没几个罗汉果?这玩意儿泡水喝确实清甜,对慢性咽炎引起的干咳特别友好,但别贪杯,我有个同事当饮料喝了三天,结果拉肚子——毕竟它是凉性的,体寒的人建议加点枸杞中和,最近发现个新吃法:罗汉果掰碎炖银耳,加颗红枣,止咳养颜两不误。

【枇杷叶:被忽略的宝藏药膳】 药店买的炙枇杷叶别直接泡水,绒毛会刺激喉咙,老中医教我个小窍门:刷掉毛后切丝,猪油炒一炒,每天抓一把泡茶,上个月拍摄户外节目冻咳嗽了,坚持喝这个三天就见效,对了,菜市场能买到新鲜枇杷叶的话,背面绒毛刷干净,煮鱼汤时放两片,既能去腥还能润肺,四川人冬天常这么吃。

【杏仁家族:南北战争的秘密】 超市买的甜杏仁只能当零食,止咳得用苦杏仁,不过别自己乱买,处理不当有微毒,推荐个安全的吃法:买现成的杏仁露粉,早晚冲一杯,我健身教练咳嗽两个月不好,后来每天喝这个,居然把支气管炎喝好了,注意要选南杏仁,北杏仁药性更猛,得遵医嘱。

【百合银耳:温补派的温柔疗愈】 有些咳嗽是纯燥出来的,特别是北方开暖气的时候,这种干咳最适合百合炖银耳,记得选兰州百合,瓣大肉厚,我妈加了个私房步骤:炖之前用黄酒泡半小时,说是这样能激发药效,连续喝一周,喉咙像涂了层甘油,现在年轻人喜欢做成糖水罐头,虽然方便,但加了冰糖的不如加蜂蜜润肺。

【胖大海:网红茶饮的真相】 直播间卖疯的胖大海,其实更适合特定人群,我试过连续喝三天,确实对咽喉肿痛有效,但肠胃受不了——这玩意利尿太猛,跑厕所跑到腿软,正确用法是应急:演讲前嗓子哑了,泡一颗含着,能快速开音,但脾胃虚寒的人,喝两次就得停,否则咳嗽好了开始胃疼。

【桔梗甘草:中药界的黄金搭档】 这两个配一起,就是中医说的"止嗽散"基础方,我在中药铺见过阿姨们抓这两味药,说是治疗感冒后遗症的咳嗽,亲测有效:各取3克泡茶,喝下去感觉气管里的毛茸茸被顺下去了,不过甘草别过量,我之前连喝五天,发现血压蹭蹭涨——这玩意有类似激素的作用,高血压患者慎用。

【前胡紫苏:风寒咳嗽的克星】 换季时着凉咳嗽,带清鼻涕那种,前胡煮水最管用,我们老家会把紫苏叶揉碎了一起煎,喝完捂出汗,睡一觉就好了,去年拍雪山专题冻感冒,当地向导给了个偏方:前胡+葱白+红糖,煮沸后趁热吸蒸汽,再慢慢喝下去,当天咳嗽就轻了一半。

【款冬花:藏在蜜丸里的老字号】 很多治咳嗽的中成药里都有款冬花,它特别适合久咳不愈的情况,我爷爷每到冬天就咳喘,以前总吃西洋参,后来中医让他改款项冬花炖排骨,关键是要把花蕾提前浸泡,用米酒焯水去涩味,现在药店有时能见到蜜炙款冬花,直接泡水喝,对老慢支患者的晨咳特别有效。

最后说句实在话,中药止咳讲究对症,如果是黄痰稠鼻涕,可能是肺热,该用川贝枇杷;要是清涕怕冷,可能就是风寒,得选陈皮紫苏,建议大家别盲目跟风买保健品,去正经中医院把脉辨证,几块钱的草药照样能药到病除,毕竟咳嗽拖着不治,小心拖成慢性支气管炎,那时候遭罪的可是自己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