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身体像被水泡过一样沉重?明明没喝多少水却老是跑厕所?又或者关节疼痛像天气预报一样准?别急着吃西药伤肝肾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宝库里,藏着不少既能止痛又能利尿的"双面手"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几位低调的养生高手,让你在调理身体时少走弯路。
藏在厨房里的止痛利尿王 要说最亲民的中药,茯苓绝对排前三名,这个长得像土豆片的小家伙,可是广东人煲汤的心头好,上次去菜市场看见阿姨们买茯苓炖排骨,一问才知道人家可是懂行的——茯苓不仅能把汤煮得清甜不腻,还能悄悄帮你排出多余水分,特别是久坐办公室的小白领,下午总感觉小腿胀得像馒头,这时候来碗茯苓薏米汤,第二天你会发现裤子都松快了。
老中医私藏的草药CP 在中药铺抓药时,我常看见老师傅把金钱草和车前草搭着卖,这对黄金搭档对付痛风真是绝了!上个月邻居王叔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进去,老中医开了个土方子:两把金钱草煮水当茶喝,结果第三天就听见他乐呵呵说能下地遛弯了,不过要提醒的是,这类寒性草药就像冰啤酒,痛快是痛快,但脾胃虚寒的朋友可得悠着点。
痛经女孩的救命仙草 每次生理期疼得直冒冷汗的姐妹,你们抽屉里该常备益母草膏,这味专治妇科的中药,既能温暖子宫缓解疼痛,又能顺便利利水,早上喝一勺,下午就会发现小腹没那么鼓胀了,记得要选那种黑褐色的膏方,不是药店柜台摆着玩的颗粒冲剂,那才是正儿八经熬出来的精华。
藏在深山的天然利尿剂 去年去贵州采风,当地瑶族阿婆教我认半边莲,这种长在田埂边的野草,掐几根泡水喝,半小时就能见效,不过可别贪杯,这玩意儿剂量不好拿捏,就像喝酒似的,小酌怡情,豪饮要命,现在想想,古人说的"是药三分毒"真不是吓唬人的。
厨房药房都能用的万能选手 说到玉米须,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喂牲口,其实这金灿灿的须须可是隐藏高手!下次煮玉米别急着拔须,洗干净整根煮水,淡淡的麦香里带着甘甜,既能消暑利水,又能缓解腰背酸痛,我妈现在天天抱着保温杯喝这个,连她说多年的老寒腿都舒服多了。
这些用药禁忌要注意 虽然都是天然药材,但乱吃药可比吃错饭危险多了,比如泽泻这味药,利水效果堪比抽水机,但长期吃会掏空肾气,还有防己这味药,风湿骨痛确实管用,但孕妇碰了可能会滑胎,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找中医师望闻问切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。
祖传小偏方大公开 教大家两个懒人妙招:一个是用冬瓜皮煮水,吃完冬瓜别扔皮,晒干存起来,夏天煮水比冰镇饮料还解渴,另一个是用花椒泡脚,每晚抓一把煮开水,等水温了泡到膝盖,不仅利尿还能赶走寒湿腿痛,不过泡完记得擦干脚,不然着凉反而雪上加霜。
现代人的中药新吃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喝中药茶饮,玫瑰花配茯苓粉,既养颜又利水;陈皮加玉米须,刮油去水肿,但千万别学网红瞎搭配,好比炒菜不能把西红柿和香菜炒一起,建议先去正规药店抓药,回来自己打粉装袋,每天随身带着冲泡,比奶茶健康多了。
最后唠叨一句:中药讲究君臣佐使,单味药虽好,但组合起来威力更大,就像做菜要讲究火候,吃药更要讲究配伍,建议大家先把家里常备的几种记熟,遇到小毛病试试无妨,真要是大病痛,还是乖乖去医院挂号,毕竟咱们的目标是养生保健,不是当神农尝百草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