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隔壁王大爷遛弯时摔了一跤,小腿肿得跟馒头似的,去医院打石膏花了不少钱,可两个月了还是疼得不敢落地,他儿子急得团团转,最后还是村头陈大夫开的中药方子管用,现在都能拄拐溜达了,今天咱就来聊聊老祖宗对付骨折的绝招,这些方子可都是骨科中医的看家本领。
骨折调养的"三板斧"原则 老话说"伤筋动骨一百天",这话不假,但懂行的中医会告诉你,只要掌握"活血化瘀、接骨续筋、固本培元"这三个关键,恢复期能缩短一半,就像盖房子,先把地基淤血清理干净(活血化瘀),再用钢筋水泥加固断裂处(接骨续筋),最后装修粉刷巩固整体(固本培元)。
那些年试过的有效药方
-
祖传接骨膏 记得小时候见爷爷给驴接骨,总要捣鼓一种黑乎乎的药膏,后来才知道是当归、川芎、乳香、没药这几味药熬制的,这配方看着简单,却是活血止痛的高手,一般骨折初期肿胀发紫时,把药膏摊在纱布上贴患处,两天就能消大半肿。
-
土鳖虫泡酒方 别小看这其貌不扬的小虫子,可是接骨界的隐形冠军,抓一把活土鳖虫(约50克)泡两斤白酒,密封两周后每天喝一小盅,这法子特别适合骨折中后期,能感觉到断口处痒痒的,那是新骨在生长的信号。
-
厨房里的隐秘配方 要是嫌药铺抓药麻烦,厨房里也有宝贝,黄豆煮猪脊骨汤就是天然钙片,每周喝三次,比吃钙片管用,做法也简单:一斤猪脊骨剁块焯水,加半碗黄豆、几片姜,小火炖两小时,喝汤吃肉。
用药如用兵的讲究
-
分期论治有门道 刚受伤那周千万别急着补钙,当务之急是消肿止痛,这时候要用三七粉冲水,早晚各一勺,等到第三周,骨头开始愈合,就要换成续断、骨碎补这类促生长的药材,最后一个月最关键,得靠黄芪、党参补气血,不然落下病根容易怕风怕冷。
-
煎药火候藏玄机 很多中成药店代煎效果不如自己熬,这里大有学问,治跌打损伤的药多含挥发性成分,第一遍煎药必须用武火(大火)煮沸后转文火(小火)焖15分钟,第二遍只要沸后5分钟,两次药液混合,早晚饭后温服。
那些年踩过的坑
-
盲目补钙反坏事 有个亲戚股骨裂了,天天喝骨头汤补钙,结果复查时医生皱眉头,原来骨折初期过量补钙会加重血瘀,就像水管堵了硬灌水,反而流不到该去的地方,记住前两周要忌口,等肿胀消退再进补。
-
膏药过敏要警惕 去年给我妈贴某网红黑膏药,结果皮肤红得像烫伤,后来才明白,传统接骨膏讲究现配现用,那些工业批量生产的往往添加麝香酮之类的化学成分,敏感体质要慎用,建议先用少量药膏涂手腕测试。
康复期的保养秘诀
-
动静结合康复快 以前总以为骨折要躺三个月,其实大错特错,中医讲究"三分治七分养",固定期间就要做脚趾抓地、抬腿练习,拆石膏后更要配合推拿,像揉面团一样把粘连的肌肉理顺,否则关节僵硬够你受的。
-
食补胜过药补 推荐个四季皆宜的药膳:牛膝杜仲炖鸡,怀牛膝20克、杜仲15克,和土鸡一起炖,牛膝引药下行,专治下肢骨折;杜仲补肝肾,强筋骨,这汤要连喝一个月,保管断骨处热乎乎的。
特别提醒 这些方子虽然管用,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比如体寒的人要加桂枝温通经脉,上火体质得配金银花清热,最好找靠谱的中医师把脉开方,别拿自己当试验田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:该打石膏还得打,该手术别硬扛,中西医结合才是王道。
最后说个有意思的现象:我们村八十岁的张木匠去年胯骨裂了,医院说至少躺半年,老头倔,偷偷用祖传药酒擦,天天扶着板凳挪步,三个月就骑三轮车赶集了,所以说老方子真有门道,但科学养护更重要,大家有什么祖传的跌打损伤秘方,欢迎在评论区交流,说不定你的小妙招能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