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叔婶们,今天咱们来唠点实在的,前阵子我去云南旅游,当地一位八十岁的老药农塞给我个小布包,打开一看是几块丑巴巴的疙瘩。"这是咱苗寨祖传的三七,每天嚼一点,比你吃那些保健品强十倍!"老师傅的话让我上了心,回家一查资料,好家伙,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是中医眼里的"金不换"!
深山里的"止血神药"
要说三七的来历,得从云南文山的云雾山说起,这种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草本植物,天生带着股仙气,明朝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写它"止血散血定痛,金刃箭伤、跌扑杖疮、血出不止者,嚼烂涂,或为末掺之,其血即止",咱们平常人可能觉得玄乎,但老一辈山里人都知道,被毒蛇咬了、砍柴划伤,随手掰块三七根嚼碎敷上,比创可贴管用多了。
我邻居王大爷去年上山采蘑菇摔了一跤,膝盖肿得跟馒头似的,他闺女从城里买的云南白药喷了三天都没消下去,后来还是村卫生所的老中医开了剂三七粉,每天早晚冲水喝,不出一周就能拄拐溜达了,现在王大爷见人就念叨:"这土疙瘩比进口膏药灵多喽!"
现代人的"血管清洁工"
别看三七长得糙,人家可是实打实的"血管清道夫",北京协和医院心脑血管科张主任说过,三七里含的皂苷成分就像个智能小扫帚,专门清理血管壁上的油脂斑块,我表姐夫才四十出头,体检查出颈动脉有斑块,医生建议他每天早晚用温水送服半勺三七粉,坚持了半年再去复查,那斑块居然缩小了三分之二!
现在年轻人熬夜加班心脏突突跳,其实可以试试三七花泡茶,我办公室小刘天天拿保温杯泡着喝,她说以前熬夜后脑壳嗡嗡响,现在好多了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玩意儿虽好但不能贪多,每天3-5克就够了,不然容易上火流鼻血。
厨房里的养生妙招
别以为三七只能入药,人家进厨房更是一把好手,我婆婆最爱用三七炖鸡汤,她说这汤能让骨头缝都暖洋洋的,做法也简单:土鸡焯水后放姜片、红枣,再加10克三七片,小火慢炖两小时,每周喝两次,特别适合腰腿疼的老寒腿。
要是嫌麻烦,直接打成粉装胶囊最省事,我丈母娘每天早上吃山药粥配三七粉,她说这组合比钙片还管用,现在爬楼梯膝盖都不打软了,不过要注意,孕妇和感冒发烧的时候千万别碰,这玩意儿活血太猛,当年我嫂子孕期误吃了点,吓得去医院保胎呢。
药店避坑指南
市面上的三七水深得很,我同学在药材市场上班,他说有些不良商家会用莪术冒充三七,正宗的文山三七表皮应该是灰褐色带皱纹,掰开后断面像绿玉一样透亮,要是颜色发白或者闻着有酸味,准是硫磺熏过的。
最保险的是买"春七",就是开春采挖的三年生三七,记住要选带剪口的,虽然样子丑点,但有效成分更足,我一般去同仁堂买,虽然贵点但心里踏实,要是图便宜,至少得选带"GMP认证"标志的,包装上印着"文山"俩字才地道。
上次我去菜市场,看见卖调料的摊位居然也有三七粉卖,二十块钱一大包,这种三无产品千万别买,我拿清水一泡全浮起来了,真三七粉应该是沉底的,后来摊主自己都说是边角料打的粉,有效成分少得可怜。
祖辈传下的救命方
我姥爷年轻时在林场干活,有次被倒下来的树砸到背,疼得三天没下炕,村里老中医开了个方子:三七10克、田七15克、土鳖虫5克,磨成细粉用黄酒送服,连着吃了五天,居然能拄着拐下地了,现在这个方子还贴在我家门框上,不过大家可别随便试,得找专业大夫开方。
最近总看见短视频里卖"野生三七",价格炒得离谱,其实真正野生的早就绝迹了,现在都是人工种植的,倒是有些老中医会教人自己种,清明前后把种子撒在腐叶土里,罩层塑料膜,来年秋天就能收,我家阳台就种了几盆,看着丑萌丑萌的,掐个叶子捣碎敷蚊虫叮咬,效果杠杠的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养生哪有那么复杂,早上起来喝杯温水冲三七粉,中午炖汤丢几片,晚上睡前用三七花泡脚,日积月累坚持下去,比吃大把保健品强,当然啦,真有病还是得去医院,这些土方子顶多算个保健助攻,您要是家里有存货,不妨明天就泡杯三七茶试试?保准喝上三天就上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