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老百姓常说"树根入药赛黄金",这话可一点不假,您瞅瞅中药铺里那些弯弯绕绕的根须,哪个不是传承千年的宝贝?今天咱就唠唠这些藏在土里的"养生密码",保准让您大开眼界!
【人参:百草之王的传奇】 要说中药界的顶流,非人参莫属,这玩意在东北长白山可是稀罕物,老挖参人见了都要磕头,您知道吗?正宗野山参得长几十年,浑身都是"芦头""须子""珍珠疙瘩",泡在酒里能存好几年,现在市面上多是园参,不过补气效果照样杠杠的,去年我邻居王叔术后气虚,每天含片人参切片,半个月就能下炕干活了。
【黄芪:平民补气的高手】 这黄澄澄的"箭杆腿"可别小看,补气第一名可不是吹的,记得小时候我妈总用它煮鸡汤,说是"药食同源",现在才知道,这黄芪不仅能增强免疫力,还能调节血压血糖,您要是经常熬夜加班,脸色蜡黄,抓一把黄芪枸杞泡水喝,比咖啡提神还养身子,不过要记住,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,不然容易上火。
【当归:妇科圣手的秘密】 这棕黄色的"马尾辫"可是女人的贴心小棉袄,您看它名字就带着"当"字,古代郎中开方十有八九会用到它,月经不调?加点当归炖乌鸡,手脚冰凉?当归生姜羊肉汤安排上,最绝的是它的"双向调节"功能,该补血时补血,该活血时活血,堪称中药界的"万金油"。
【何首乌:乌发养颜的仙草】 这黑不溜秋的块根看着不起眼,却是古代帝王家的养颜秘方,传说武则天天天吃蒸首乌,七十多岁头发还乌黑亮丽,现在科学证实了,它里面的卵磷脂确实能滋养毛囊,不过要提醒大伙,生首乌有毒,必须炮制后才能入药,上次我二舅自己挖野生首乌泡酒,喝完拉肚子进医院,可把全家吓坏了。
【甘草:中药里的和事佬】 这甜丝丝的根须堪称中药界的"交际花",哪味药脾气爆它都能摆平,您看止咳糖浆里必有它,消炎药里也少不了,最神奇的是它能解百药毒,就像个24小时待命的急救员,不过高血压患者可得悠着点,这"国老"虽好,多吃也会升血压。
【杜仲:腰腿痛的克星】 这长满"骨胶"的树皮(严格说算根茎),可是中老年的福音,您看它断面的银白色胶丝,那是治疗腰膝酸软的宝贝,我爷爷以前总拿杜仲泡酒,现在改成煮粥喝了,现代研究说它含的绿原酸能降血压,这可跟老祖宗的经验不谋而合。
【川芎:头痛克星的奥秘】 这灰褐色的"蝴蝶片"专治各种不服——尤其是头痛!您闻闻这股子辛香,是不是特别提神?风寒头痛配白芷,风热头痛搭薄荷,就连产妇瘀血头痛也靠它调理,不过这货有点"暴脾气",用量大了容易上火,得像对待辣椒一样谨慎。
【板蓝根:抗疫先锋的前世今生】 这两年它可是成了网红,其实人家本来就是清热解毒的老将,您看这十字形的根,像不像天然的抗生素?预防流感时,中药房门口排队熬"大锅汤"的场景还历历在目,不过要说清楚,它只对风热感冒有效,受凉感冒喝这个反而坏事。
说了这么多,您是不是发现树根们各有绝活?不过可别盲目进补,就像炒菜讲究火候,吃药也得对症,建议您要是想调理身子,最好找中医师把把脉,毕竟这些宝贝用对了是良药,用错了可能变毒药,平时保存时记得放在阴凉处,防虫防潮,毕竟好药材经不起折腾,下次去中药铺,您会不会对这些"土疙瘩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