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老家的山沟里,总能看到一种开着白花的野草,老一辈人管它叫"还阳草",别看它不起眼,这玩意儿可是中医里的"救命仙草",前些年我腰疼得直不起来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它,没想到喝了一段时间还真见效了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养生宝贝。
藏在山沟里的"还魂草"
说起还阳草的来历,不得不提它那些五花八门的名字,在陕西叫"三枝九叶草",东北喊"牛角花",云南那边又叫"仙灵脾",其实它的学名叫淫羊藿,属于小檗科的灌木植物,每年春夏之交,山里头一片白茫茫的,那就是还阳草开花了,懂行的采药人都知道,这时候采收的药效最好。
这草为啥叫"还阳"?老辈人讲,古时候有樵夫在山里昏死过去,碰巧吃了这草又活了过来,虽然是个传说,但足见它在民间救急史上的地位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记载过:"淫羊藿,性温不燥,能益精气,久服轻身延年。"现在科学也验证了,这草含黄酮类化合物,确实对心血管有好处。
老中医不外传的用法
我认识一位行医四十年的老先生,他治疗肾虚有个秘方:用还阳草泡酒,具体做法是取干品50克,加高度白酒500毫升,泡半个月后每天喝一小盅,去年邻居王叔腰膝酸软,按这个方法喝了三个月,现在天天爬山锻炼,不过要注意,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,喝了反而上火。
除了泡酒,平常当茶喝最方便,抓一把干还阳草,开水冲泡代茶饮,我试过加了枸杞和红枣,味道居然不错,淡淡的草香带着甜味,要是嫌麻烦,现在药店也有制成丸剂的,但效果肯定比不上原药材。
现代人的养生新宠
现在城里人流行用还阳草炖汤,上回去朋友家做客,她炖排骨时放了一小把,汤头清甜还不腻,据说广东那边喜欢搭配黄芪、当归,炖出来的汤既能补气又能暖身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草虽好也不能贪多,每天用量控制在10-15克最合适。
最近科研发现,还阳草里的淫羊藿苷能促进骨髓造血,北京某医院做过实验,给化疗病人配合服用,结果白细胞回升速度比单纯用药快了30%,这消息一出,中药材市场的价格都涨了不少,但咱们普通人没必要跟风,对症使用才是关键。
采收保存有门道
清明前后是采收的好时节,这时候植株正值茂盛期,老药农教我个诀窍:选向阳坡地的三年生植株,叶片厚实带绒毛的药效最佳,采回来要趁新鲜晒干,注意不能淋雨,否则容易发霉变质,我家里常年备着些,用密封罐装着放阴凉处,两年都还能用。
辨别真假也简单,正品叶片呈卵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,背面有白色绒毛,要是叶片光滑发亮,或者颜色过于鲜艳,八成是硫磺熏过的,买的时候闻闻味道,正宗的应该有股特殊的青草香。
这些禁忌要记牢
虽说是好东西,但孕妇绝对不能碰,前几年村里张嫂子不懂,怀孕时当保健品喝,结果差点早产,还有感冒发烧期间也要停用,这草性温,可能会加重热症,最保险的方法是找中医师辨证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。
现在市面上假货不少,有些不良商家拿其他植物冒充,记得认准正规药店,别贪便宜买路边摊的,我见过染色的假货,泡水后汤色浑浊,喝着还有怪味,这种千万要扔掉。
写到这里,窗外正飘着雪,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挖草药的情景,山里的宝贝真不少,这还阳草就像中医药里的活化石,见证着几千年的养生智慧,咱们现代人更该好好利用这些天然馈赠,但记住要理性使用,毕竟最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