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中药熬成汤药太麻烦,改成丸药吃是不是伤胃?"这个问题可真够让人头大的!作为一个被中药调理过肠胃的资深养生爱好者,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中药丸剂的那些事儿。
咱们先唠点实在的——您有没有发现药店里那些六味地黄丸、逍遥丸都是黑乎乎的小药丸?其实这些中成药丸有个学名叫做"水丸",是用蜂蜜和药材细粉搓出来的,老祖宗发明丸药可不是闹着玩的,《神农本草经》里早就说过"丸者缓也",就是说这玩意儿药效释放慢,本来就比汤药温和些。
不过话说回来,确实有些人吃了丸药觉得胃不舒服,我认识个开出租车的老哥,有段时间总吃护肝丸,结果老是反酸,后来才知道他本身就胃酸过多,那丸药里又含蜂蜜,可不就雪上加霜了吗?所以说伤不伤胃得分人,就像有人喝凉水都胖,有人暴饮暴食也不长肉是一个道理。
要想搞清楚丸药伤胃的真相,得先明白中药丸的"前世今生",正经丸药讲究"三捣三炼",要把药材反复打碎、混合、揉捏,这个过程要是偷工减料,药粉粗糙得像砂纸,到了胃里当然刮得慌,去年我去同仁堂参观,老师傅说现在有些机器制的丸药确实不如手工细腻,这点大伙儿得留个心眼。
再说说药材本身,像大黄、黄连这些苦寒药做成的水丸,空腹吃确实容易刺激胃黏膜,我邻居王婶就是典型例子,她本来脾胃虚寒,非要跟着网上的方子吃清火栀麦片,结果疼得直打滚,后来老中医给她改成姜枣水送服,这才消停,所以关键得看配方里的药材性子,热性药配冷饮,寒性药搭热汤,这才是行家玩法。
最要命的是有些人把丸药当糖豆嚼!上个月门诊遇到个小伙子,把六味地黄丸当保健品嗑,一天三把还用温水送服,这哪行啊?浓缩丸剂量虽小,但朱砂、雄黄这些重金属成分积少成多,别说胃了,肝肾都得喊救命,记住喽,丸药再小也是药,非得掐着医嘱吃才行。
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:"那到底怎么吃才不伤胃?"给您支几招管用的:第一,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是黄金法则,特别是含石膏、牛黄的丸药;第二,胃寒的人吃药前喝点生姜红糖水垫垫;第三,实在受不了药味儿的,可以把丸药化在蜂蜜水里,但糖尿病人千万别这么干!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,与其纠结丸药伤不伤胃,不如先把体质调明白了,好比同样吃火锅,四川人满面酡红,广东人可能就拉肚子,找靠谱的中医师把脉辨个证,该用丸药用丸药,该喝汤药喝汤药,这才是养生正道,毕竟咱们吃中药是图个康健,别整出新毛病来,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