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长得像红豆的中药,你知道几种?

一归堂 2025-05-06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走在中药材市场,总能看到些红彤彤的小颗粒,模样和家里煮粥的红豆差不多,可别急着把它们当红豆买回家,这些"红豆亲戚"各有各的脾气,今天咱们就来盘盘这些容易混淆的红色药豆,看看它们到底藏着什么玄机。

【赤小豆:药食两用的"瘦身豆"】 要说最像红豆的中药,非赤小豆莫属,这俩家伙简直就是"失散多年的亲兄弟",不过细看还是能分出差别,红豆圆滚滚的,煮起来软糯香甜;赤小豆则是细长身形,就算泡发后也保持着坚硬的"小蛮腰",老中医常说:"要想消水肿,赤小豆熬汤",它利水渗湿的本事比红豆强多了,广东人煲祛湿汤必放它,搭配茯苓、薏苡仁,喝上三天,晨起脸肿的情况就能改善。

去年邻居王阿姨腿脚浮肿,西医查不出毛病,后来每天喝赤小豆鲤鱼汤,半个月就见效了,不过这豆子性偏寒,体寒的人要少吃,记得有次看到超市把赤小豆标成"红小豆",害得好几个顾客买错,煮了半天都煮不烂,闹了不少笑话。

【红蓼子:专治肠道寄生虫的"小红药"】 这种长在水边的野草种子,外表和红豆简直一模一样,小时候在乡下,老人们会采来红蓼子,用布包着给小孩枕着睡,说是能驱蛔虫,现代研究证实,它含有的蓼二醛真是寄生虫的克星,不过这玩意儿有毒,必须炮制后才能入药,现在中药店都不常见了,倒是民间偏方里还能找到它的身影,有人用红蓼子泡酒治疥癣,效果还真不错。

【相思子:美丽却有毒的"鸳鸯豆"】 都说相思子像两颗依偎的心,其实它的学名叫鸡母珠,这黑红相间的小豆子确实漂亮,但千万别被它的外表骗了,前年有个游客在云南买了串相思子手链,戴了几天皮肤就溃烂,送到医院一查是中毒,原来这豆子外壳含鸡母毒素,只要表皮破损就会中毒,中药房见到的都是去壳炮制过的,主要用来治疗皮肤病,生品绝对碰不得。

【赤芍药:切片像红豆的活血良药】 如果说前面几位都是整颗像红豆,赤芍药就是切片后神似的类型,这种毛茛科植物的根茎切成片,晒干后呈现暗红色,表面还有细小凹坑,活脱脱红豆切面,但它可是妇科常用药,能活血化瘀,缓解痛经,记得闺蜜每次生理期腹痛,都会用赤芍加红糖煮水喝,她说比止痛药管用,还不伤胃。

【火麻仁:带壳的润肠"假红豆"】 外省朋友第一次见火麻仁,十有八九会认错,这带硬壳的果实剥开后,里面的果仁确实呈红色,但形状更像扁杏仁,别小看这其貌不扬的种子,它可是肠道的润滑剂,北方冬天干燥,很多老人会备着火麻仁粉,早晚冲水喝预防便秘,不过新货有股青草味,得炒香了才入口。

【真假辨识小窍门】

  1. 看纹路:红豆表面光滑,赤小豆有明显纵纹
  2. 试硬度:赤小豆泡三小时仍发硬,红豆已经软胀
  3. 闻气味:真正红豆有淡淡豆香,其他"红豆"多带药味
  4. 观断面:相思子断面两层色,赤芍断面有放射状纹理

上个月陪老妈去买食材,她非要买"红豆"炖糖水,结果抓回来的是赤小豆,煮了两个小时都还是硬邦邦,这才明白老中医说的"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"真不是吓唬人的,其实分辨这些"红豆亲戚"并不难,关键要记住它们各自的脾气秉性——有的利水,有的杀虫,有的活血,搞错了轻则影响疗效,重则可能中毒,下次在药铺看见红彤彤的小颗粒,可要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