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大小蓟区别,别把止血高手认错了!

一归堂 2025-05-06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"这带刺的是不是小蓟?"我仔细一看乐了——这明明是大蓟啊!看来很多人和我一样,明明都是菊科植物,偏偏就分不清这对"孪生兄弟"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中药界这对容易撞脸的"大小蓟",看完这篇保准你再也不混淆!

【野地里的双胞胎】 先说共同点吧,省得你们记混了,大小蓟都是菊科草本植物,都喜欢长在田埂、荒地、山坡这些地方,春天开花时都顶着紫红色小花球,看着就像迷你蒲公英,最要命的是,它们的嫩茎叶都能凉拌吃,脆生生带着点苦味,夏天上火时掐几棵回家焯水拌豆腐,那叫一个清热解毒!

不过仔细看还是有门道的,大蓟个子高,能长到1.5米左右,茎秆直立粗壮,摸起来有棱角感,叶子边缘的锯齿又深又尖,像小刀片似的,最关键的是它的花序特别紧实,捏起来硬邦邦的,我在菜市场见过有老伯卖大蓟嫩苗,专挑还没抽穗的,说这种最嫩。

小蓟就是个头矮半截的"妹妹",通常也就60厘米高,茎秆细些,叶子上的白色绒毛明显,锯齿浅得像小波浪,开花时花序松散得像绒球,轻轻一碰就掉花粉,有意思的是,小蓟折断时会流出白色乳汁,而大蓟基本没有这个特征。

【药房里的不同待遇】 别看长得像,进了药房可是两副面孔,大蓟性情猛,擅长破血通经,中医开方治跌打损伤、痛经闭经时常用它,记得去年邻居阿姨闪腰,老中医开的药包里就有炒过的大蓟,说是活血散瘀快。

小蓟走的是温和路线,凉血止血是拿手好戏,像我这种经常熬夜流鼻血的,外婆就会去院角揪几根小蓟煮水,喝着有点微苦,但确实管用,特别是配上三七粉,效果加倍,对了,著名的"小蓟饮子"就是专门对付尿血、便血的古方。

【厨房里的学问】 采野菜时千万注意:大蓟要趁嫩摘,老了纤维粗嚼不动,小蓟倒是越嫩越好,清明前后的芽尖最鲜,处理时也有讲究,大蓟得用开水烫久点,不然发涩;小蓟焯30秒就够了,保留那股清苦味。

最搞笑的是我朋友第一次做小蓟饼,把大蓟当小蓟用了,结果烙出来的饼又韧又刮嘴,全家人啃得直皱眉,后来换成嫩小蓟,饼子立马变得软嫩清香,这才闹明白俩货的区别。

【千万别踩这些坑】

  1. 别乱采路边货:现在农药多,不认识的千万别摘,上次看新闻说有人把喷过除草剂的大蓟采回家,吃完上吐下泻。
  2. 体质要分清:大蓟性寒力猛,体虚胃寒的人少吃,小蓟相对平和,但腹泻时也别碰。
  3. 别和西药混着吃:特别是抗凝血药,这两个家伙都有活血化瘀作用,叠加服用容易出事。

最后教个笨办法:摘片叶子揉搓,气味大的通常是大蓟,清香的就是小蓟,实在分不清就记住,茎上有厚白毛的是小蓟,光滑带紫纹的是大蓟,下次遇到别忘了用手机拍张照,对照着认准再下手!毕竟吃错事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