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提起"川楝子"这味药,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四川产的什么果子,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这名字大有讲究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读作"chuān liàn zǐ"的中药材,看看它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从"金铃子"到川楝子 这味药材的学名叫"川楝子",不过老辈人更爱叫它"金铃子",为啥呢?您拿颗川楝子仔细端详,它那灰棕色的外壳上布满细小凹点,活脱脱像串迷你小铃铛,不过可别被它可爱的外表骗了,这果子可是有名的"暴脾气"。
川楝子的"三宗最"
-
最会治气疼 您有没有过这种经历?生气后总觉得胸口堵着块石头,胁肋部位隐隐作痛,这时候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十有八九会出现川楝子,它就像个"气罐清理工",能把郁结的肝气疏通开,特别是配上延胡索,这对CP在《圣惠方》里就被记载能治"气滞心痛"。
-
最懂杀虫菌 乡下老人常说"肚子有虫吃川楝",这可不是瞎说的,现代研究显示它含的川楝素对蛔虫、蛲虫有奇效,记得小时候邻居家小孩肚里有虫,老中医就让用川楝子炒鸡蛋,连吃三天果然见效,不过现在卫生条件好了,这用法倒是少见了。
-
最挑体质 别看它本事大,脾虚的人可得绕道走,前阵子有个朋友腹泻还腹胀,自己抓了川楝子泡水喝,结果越喝越虚,这就像给漏气的轮胎继续放气,没病都能喝出毛病来,所以用这味药前,最好找中医把把脉。
厨房里的川楝子 说到用法,最常见的是入药煎汤,不过在南方有些地方,人们会用它来炖肉,去年去四川采风,当地老乡教我个偏方:用川楝子5克加香附3克,跟猪瘦肉同炖,说是能缓解更年期烦躁,试过几次,效果还真不错。
那些年用过的"教训" 刚接触中药时,我也曾犯过傻,有次牙疼得厉害,听说川楝子能止痛,直接嚼了两颗,好家伙!那股子苦劲直冲天灵盖,恶心了整整一下午,后来才明白,这药得经过炮制才能用,生吃纯属"自虐"行为。
现代研究新发现 别以为传统药材就跟不上时代,现在的实验室里,川楝子可是香饽饽,科研人员从里面提取出多种化合物,发现它不仅能调节血压,对某些肿瘤细胞还有抑制作用,不过这些新用法还在研究阶段,咱们普通人还是按传统用法来更稳妥。
选购保存小窍门 买川楝子记住三个标准:颗粒饱满、香气浓郁、断面黄白,要是碰上发黑发霉的,赶紧扔了吧,保存时最好装进密封罐,搁在阴凉处,去年我存的货忘了封紧,结果长了白毛,只能心疼地倒掉。
特殊人群要注意 孕妇绝对碰不得这味药,它就像"子宫刺激器",有次诊所来了位孕吐严重的准妈妈,家属想用川楝子止呕,幸亏老医生及时拦住,哺乳期妈妈也得谨慎,这药性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。
配伍里的学问 川楝子就像中药界的"社交达人",特别爱"交朋友",配小茴香能治寒疝腹痛,搭木香可消食积气胀,遇上使君子就是驱虫黄金组合,不过最怕遇到"乌头"这位冤家,两者同服可能会中毒。
剂量不是越多越好 老话常说"是药三分毒",这话在川楝子身上特别明显,常规用量就3-10克,多了轻则头晕恶心,重则抽搐休克,前几年就有报道说有人用20克泡酒,结果半夜送急诊的,所以千万记住:中药不是保健品,别当茶喝。
真假辨别有诀窍 市场上常有"李鬼"冒充,正宗川楝子表面有细小突起,像鳄鱼皮似的,假货通常表皮光滑,闻着也没那股特有的香气,最简单的鉴别法:放嘴里尝,真品苦得让人皱眉,假的只有涩味。
写在最后: 这味在中药铺里默默无闻的小果子,其实承载着几千年的用药智慧,从《本草纲目》到现代药典,川楝子始终占据着独特位置,不过再好的药也是双刃剑,用对了是良药,用错了变毒药,建议大家在使用前,一定要找专业中医师辨证指导,千万别自己瞎琢磨,毕竟咱们调理身体是求健康,不是拿自己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