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不少朋友跟我吐槽说嘴里长了一堆小水泡,吃饭疼得直咧嘴,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口腔疱疹在作怪,西医叫病毒感染,咱们老祖宗早就总结出应对妙招啦!今天就给大家唠唠怎么用中药调理这个磨人的小毛病。
先搞懂这"火气"从哪来 很多小伙伴以为嘴上长泡就是吃辣吃的,其实没那么简单,中医看来这多半是"上火"闹的,但具体还得细分:
- 熬夜党常见舌尖红刺刺的,这是心火旺
- 压力大的人容易腮帮子反复起泡,属于肝郁化火
- 吃完火锅第二天就冒疱的,多是脾胃积热 我自己就有过惨痛经历,去年连续加班三天,早上起来下唇肿得像香肠,说话都漏风,跑去看中医,老先生把脉后直摇头:"小姑娘家家,肝火旺得能烤栗子了!"
这些中药方子真管用 (1)经典验方:导赤散加减 记得外婆教我的土方子:生地15克+木通6克+竹叶10克,煮水当茶喝,特别神奇的是,配上点甘草梢,苦味立马变甘甜,上次闺蜜嘴起泡,我给她煮了这个,第三天就敢啃鸭脖了。
(2)外敷妙招:青黛粉调蜂蜜 药店买两块钱青黛粉,混点天然蜂蜜搅成糊糊,棉签蘸着涂在水泡上,凉丝丝的特别舒服,注意千万别弄破水泡,不然蜂蜜容易招惹蚂蚁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)。
(3)食疗小偏方 最懒人的办法就是喝绿豆汤,加点百合莲子效果更好,我妈以前总在高压锅响后扔几颗栀子进去,说是给全家"去去火",现在年轻人可以用养生壶煮五指毛桃茯苓水,祛湿又降火。
中医治本的关键细节 老中医常说"三分治七分养",这里头学问可大了:
- 忌口不是不吃辣,而是远离油炸食品和酒精
- 晚上11点前睡觉比吃什么药都管用
- 饭后用淡盐水漱口,杀菌还能缓解疼痛
- 补充维生素B族,特别是经常嘴角裂口的
不同人群用药有讲究 (1)孕妇妈妈们 推荐用蒲公英煮水,新鲜的最好,摘一把洗净切碎,煮10分钟代茶饮,安全无副作用,我表姐孕期长疱疹就这么喝好的。
(2)小朋友专用 三岁以上的娃可以试试金银花露,超市中成药柜有卖,每次半瓶兑温水,一天三次,比吃药片容易喂多了。
(3)反复发作的老病号 这种多半体质偏颇,建议找中医开膏方调理,我同事坚持吃了两个月的滋阴降火膏,现在一年到头都不怎么犯了。
预防才是硬道理 说个真实案例:楼下早餐店老板每天用黄芪枸杞泡茶,三年没见复发过,我们自己平时可以:
- 春天多喝菊花枸杞茶
- 夏天备点荷叶茶
- 秋天炖银耳雪梨羹
- 冬天煮红枣桂圆汤
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佳 急性发作期该吃阿昔洛韦就吃,配合中药调理事半功倍,我上次去医院,大夫还推荐了个新方法:用康复新液含漱后再涂中药粉末,愈合速度翻倍!
最后提醒一句,如果疱疹两周还没好,或者伴随发烧淋巴结肿大,赶紧去医院别耽误,平时保持心情舒畅,饮食清淡,这才是对抗疱疹的终极法宝,大家有什么祖传秘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让我们一起告别"火气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