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大夫,我听说有种中药叫无芸,能治月经不调,您这儿有吗?"上个月我在中药房抓药时,亲眼看见一位大姐这样问坐堂医生,老大夫推了推眼镜直摇头:"姑娘,《本草纲目》里可没这个药名,你是不是记错啦?"这段对话让我想起好多朋友都问过类似问题,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,中药里到底有没有"无芸"这味药?
"无芸"可能是这些药的"马甲" 其实啊,在正规中医药典里压根儿找不到"无芸"的踪影,不过老祖宗留下的药材常有"千里同名"的趣事,我翻遍《中药大辞典》发现,有三个药名特别容易和"无芸"搞混:
-
芸香(九里香) 这味药可是个妙物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写过,它开小白花,叶子揉碎清香扑鼻,在广东、福建一带常被用来做驱蚊香囊,老中医说它能疏肝理气,对胸闷胀痛特别管用。
-
白芸豆 别以为这是食材就不算中药!《本草备要》里早有记载,白芸豆性味甘平,煮粥能健脾祛湿,有些减肥方子会加它,说是能"刮油水"。
-
佩兰(又名省头草) 这味药最有意思,《黄帝内经》里就有"佩兰辟秽气"的说法,它开紫红色小花,新鲜时揉碎有淡淡薄荷香,晒干后却带点苦味,专治暑湿引起的恶心头晕。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"无名药" 说起来有趣,民间总流传着各种"秘方神药",有些确实有效,有些却是以讹传讹,就像前年张大妈神秘兮兮塞给我的"祖传接骨粉",后来打听才知道是炒熟的小麦粉掺了点三七粉,这里教大家三招辨别真假中药名:
- 查典籍:正牌中药都在《中国药典》里有登记,像人参、黄芪这些"名门正派"都有身份证
- 看偏旁:正经药材名多带"艹""木""石"等偏旁,突然冒出个"无芸"这种名字反而要警惕
- 问出处:但凡吹嘘"祖传秘方"却不说具体成分的,十有八九是忽悠人的套路
真·芸香的奇妙用处 既然说到"芸"字,咱们就好好聊聊正主芸香,这味药在岭南地区可是家家户户必备,我奶奶就常把它缝在枕头里,说是能安神助眠,去年拜访一位老药师,他掏出个包浆厚实的铜葫芦,里面装的就是陈年芸香粉,据说能治多年的老胃病。
不过可别小看这味药,它性格可倔着呢!必须得用白酒拌着米醋九蒸九晒,不然药性根本出不来,我亲眼见过药工处理芸香,光是切药片就切得满头汗,因为这药材韧得像牛皮筋似的,老师傅说:"急火焙制会烧焦药性,文火慢烘又难出香气,全凭几十年手感拿捏。"
这些"无名药"正在申请转正 现在中医药界有个新趋势,各地都在挖掘整理民间验方,就像藏区的"乌奴龙胆",苗寨的"见血飞",虽然还没正式载入药典,但治疗效果确实惊人,去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开了座谈会,要给这些"黑户"药材名分,说不定哪天"无芸"真能修成正果,摇身变成正儿八经的中药呢?
说了这么多,估计有人要问:"那我现在该咋整?"记住三点:买药认准GMP认证、偏方慎用最好问医生、稀奇药材先查再下手,毕竟咱们吃药是图治病,不是玩猜谜游戏对吧?下次再听说什么"祖传秘方",记得先让老中医掌掌眼,别让江湖游医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