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整理药箱时翻出包发黄的玉竹,这玩意儿在我家抽屉里躺了足有三年,别看它干巴巴像晒干的生姜片,却是我奶奶当年调理咳嗽的秘方,要说这中药材里的玉竹,可真是个低调的养生高手,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宝贝。
山野里的"林下参"
玉竹这名字听着就透着股仙气,其实它就是百合科的黄精属植物,清明前后进山采药,有经验的药农专挑那些叶片油亮、根茎饱满的植株,挖出来洗净后要趁着晨露未干切片晒干,老辈人说这时候的药效最醇厚,您要是在药店买过玉竹,准能看见那些半透明的薄片,闻着带点淡淡的甜味,这就是地道湘玉竹的特征。
千年养阴第一参
我奶奶活着时常说:"女人过了三十,屋里就得备着玉竹。"这话真不假,《本草经疏》里早有记载,这白生生的根须最擅养阴润燥,去年隔壁王婶总抱怨嗓子干痒,我给她支了个土方子:玉竹加冰糖炖雪梨,连着喝三天,那症状就跟春雪见太阳似的消得干干净净。
要说这玉竹的本事,可比年轻人想象的大多了,它能一边给身体"加油",一边还能"灭火",像咱们熬夜后眼睛干涩、嘴角起皮,用它煮水当茶饮,比那些瓶装饮料强百倍,更妙的是这东西性子温和,不像人参那般燥烈,正适合现代人阴虚火旺的体质。
厨房里的百搭将军
别以为玉竹只能煎药,这食材在厨房里可是位隐形冠军,上周末我去菜市场,特意买了半斤排骨配玉竹,做法简单得很:砂锅里丢几片玉竹,加枸杞红枣,文火慢炖两小时,那汤鲜得能叫人舌头都咽下去,您要是嫌麻烦,直接拿它泡蜂蜜水,上班时候抿两口,比咖啡提神还养人。
前阵子朋友送了些东北玉竹,我试着做了蜜饯,把玉竹片焯水后裹上麦芽糖,晾在竹匾里风干,嚼起来咯吱咯吱响,居然成了家里小孩最爱的零嘴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好东西虽好,但痰湿重的朋友可得悠着点,就像吃补品也得看体质不是?
识货人的门道
买玉竹可得擦亮眼,市面上掺假的不少,正宗的湘玉竹断面该是半透明状,闻着有股清甜的草本香,要是遇见颜色惨白、摸起来粘手的,八成是用硫磺熏过的,我通常选那种带着天然褶皱的,虽然卖相不俊俏,倒是实实在在的东西。
有次在药材市场碰见个老师傅,他教我个绝招:真正好的玉竹泡开水会慢慢舒展成半透明状,就像睡莲开花似的,上次我试了下,看着那蜷缩的玉竹片在水中绽放,忽然觉得古人说的"草木有灵"真不是虚话。
实验室里的新发现
现在科研也给玉竹正名了,人家检测出含什么黄酮、多糖、甾体皂苷的,光氨基酸就有十来种,特别是那个玉竹多糖,听说能增强免疫力,倒不是说要大家迷信数据,但至少证明老祖宗的经验不是瞎猫撞死耗子。
上个月看新闻说某中医药大学用玉竹提取物做护肤品,专门对付皮肤干燥,这不稀奇,我姥姥当年就用玉竹粉兑蛋清敷脸,那效果比商场里几百块的面膜都不差,所以说啊,咱们祖辈传下来的智慧,有时候比高科技还管用。
写到这儿砂锅里的玉竹鸡汤正好沸腾,香气顺着窗户缝往外钻,这看似普通的小药材,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就在中国人的碗柜里占据一席之地,它不张扬却实在,不昂贵却珍贵,就像那些默默守护我们健康的古老智慧,值得细细品味,下次去中药铺,不妨抓把玉竹回家,让它在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