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又拉又烧?别慌!老中医推荐的退热止泻良方来了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隔壁王姐家的小宝昨晚上吐下泻,一摸额头还滚烫!"小区宝妈群里一条消息,瞬间炸出十几个"同款经历",当妈的最怕娃又拉又烧,跑医院排队吧担心交叉感染,不去医院又急得直跺脚,今天咱就聊聊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,遇上小儿腹泻发热该咋办?

先辨寒热再下手,别把"火"当"寒"治

很多新手爸妈见娃拉肚子就熬姜汤,其实大错特错!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得先分清楚是"湿热型"还是"风寒型",如果宝宝拉的便便像蛋花汤,臭味重,肛门红得像小火龙果,舌头苔黄腻,大概率是湿热闹的,这时候就得用清热利湿的方子,比如医圣张仲景留下的葛根黄芩黄连汤

这方子就四味药:葛根15克、黄芩6克、黄连3克、甘草5克,葛根像小水泵一样把肠道里的湿热抽出来,黄芩黄连这对"去火兄弟"专门对付肠道炎症,甘草负责调和药性,煎药时先用凉水泡半小时,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,倒出汤汁再添水煎第二次,两次混合后放温服用。

风寒型腹泻长啥样?看这三点

要是娃受凉后突然腹泻,大便清稀带泡沫,肚子咕噜响,手脚发凉,可能就是风寒犯胃,这时候得用藿香正气散加减版:藿香10克、紫苏叶6克、白芷5克、茯苓10克、白术8克,这就像给肠胃穿件羽绒服,既能驱寒又能止泻,记得生姜片要多放几片,煮好后加少量红糖,娃更容易接受。

轮状病毒高发期,这个古方特别灵

每年秋冬交替,儿科诊室挤满轮状病毒感染的宝宝,这种腹泻来得猛,一天七八次水样便,伴随38度以上的发烧,这种情况下可以试试苍苓止泻口服液的改良方:苍术5克、茯苓10克、马鞭草6克、车前草8克(鲜品加倍),苍术燥湿像烘干机,茯苓利水如同小水管,马鞭草清热解毒,车前草专门导湿下行,注意车前草要选新鲜的,干品效果差一半。

煎药喂养全攻略,这些细节要注意

给娃喂中药可有门道:①药量按体重算,1岁内用成人量的1/4,3岁用1/3;②趁温热喝别烫嘴,可用奶瓶喂但别混母乳;③喝完药观察半小时,若吐了要补半量;④腹泻期间忌口很关键,牛奶香蕉全暂停,小米油最养人。

搭配外治法,效果能翻倍

光吃药还不够,老中医都爱用的脐疗秘方:取吴茱萸、丁香、木香各3克,打成细粉用藿香正气水调糊,敷在宝宝肚脐上,贴2小时取下,这招对受凉引起的腹泻特别管用,就像给肚子做了个热敷理疗。

这些情况快送医,千万别硬扛

虽然中药有效,但出现以下情况立刻就医:①脱水征兆(哭无泪、尿不湿6小时没湿);②持续高烧不退;③便血或脓液;④精神萎靡叫不醒,记住中药是辅助治疗,严重感染必须用抗生素。

去年冬天我表姐家双胞胎同时中招,用葛根芩连汤配合脐贴,三天就止泻退烧,不过每个娃体质不同,用药前最好找中医师把脉,现在正是腹泻高发季,建议宝妈们收藏靠谱药方,但别盲目试药哦!转发本文到妈妈群,关键时刻能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