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啥你总是口干舌燥?先搞懂"生津"啥意思
姐妹们有没有这种感觉?熬夜追剧后嗓子冒烟,火锅撸串后嘴巴发苦,秋天一到嘴唇起皮……其实这些都是身体在给你发"缺水信号"!中医说的"生津",就是给身体"补水"的意思,别以为光喝凉水就行,得靠中药把体内的"小水库"修好,才能从内到外滋润起来。
10种生津中药,你家厨房可能就藏着
-
麦冬——熬夜党的续命神仙水
这玩意儿长得像缩小版韭菜,泡水喝能缓解说话多导致的喉咙痛,办公室摸鱼必备!直接开水冲泡,加点枸杞,瞬间变身养生达人。 -
石斛——富贵人家的润喉糖
鲜条嚼着黏黏的,干品煮汤最养胃,特别适合吃完火锅后煮个石斛老鸭汤,第二天马桶都会感谢你(懂的都懂)~ -
乌梅——酸爽解渴的童年味道
别只当零食吃!三颗乌梅+冰糖煮水,比奶茶店的酸梅汤健康10倍,运动后喝特别解乏。 -
玉竹——懒人煲汤神器
丢几片到排骨汤里,肉不柴汤不油,最适合空调房待久了皮肤干得像砂纸的人。 -
西洋参——加班咖啡的平替
含片直接嚼,提神不心慌,适合开会前偷偷补气,老板还以为你在认真记笔记~ -
五味子——手机党的护眼果
泡水后有点酸涩,但对付长时间看屏幕导致的眼睛干涩超管用,程序员码代码必备! -
胖大海——K歌之王的秘密武器
吼完《死了都要爱》后泡一颗,第二天嗓子还能正常说话,不过别长期喝,小心变"哑巴"。 -
葛根——酒桌生存必备
喝酒前嚼点葛根粉,第二天头不炸,特别适合应酬多的打工人,亲测有效! -
芦根——雾霾天的清肺高手
新鲜芦苇根煮水,喝完感觉鼻腔都在做SPA,北方供暖季记得囤货。 -
蜂蜜——万能调和剂
别想到着就冲水喝!跟上面任意药材搭着用,立马提升口感,注意要温水冲泡,沸水会破坏营养。
5种经典配方,对症调理更有效
① 沙参麦冬汤(干咳星人救星)
北沙参10g + 麦冬10g + 玉竹10g + 冰糖少许
煮沸后代茶饮,连续喝三天,咳嗽痰少的情况明显改善,教师、主播职业必备!
② 增液汤(便秘人士的温柔通便剂)
玄参15g + 麦冬12g + 生地12g
小火慢煎20分钟,早晚各一次,比某泻药温和多了,孕妇慎用!
③ 五汁饮(发烧脱水紧急补水)
雪梨汁+藕汁+荸荠汁+鲜苇根汁+麦冬汁
没有榨汁机的话,药店买现成的五汁合剂也行,退烧后补充电解质超赞。
④ 生脉饮(汗多虚脱急救包)
人参10g + 麦冬15g + 五味子6g
适合高温天户外工作后大汗淋漓,煮好放凉当饮料喝,比功能饮料健康百倍。
⑤ 梅花茶(肝火旺口臭克星)
绿萼梅3g + 乌梅2颗 + 甘草2片
开水焖泡10分钟,饭后喝既能清新口气,又能疏肝解郁,约会前偷偷来一杯~
不同体质这样搭,效果翻倍
- 阴虚火旺型(手脚心热、盗汗):重点用麦冬+石斛+百合
- 气阴两虚型(累得慌、说话没劲):西洋参+黄芪+红枣
- 湿热困脾型(舌苔黄腻、嘴黏):荷叶+芦根+佩兰
- 老年津亏型(口干尿频):山药+黄精+枸杞子
划重点!这些坑千万别踩
- 脾胃虚寒(吃凉的就拉肚子)的人,慎用寒性药材,比如生地、玄参
- 糖尿病人别加冰糖,改用罗汉果或木糖醇
- 感冒发烧期间别急着生津,先把表邪去掉再说
- 所有药材洗净后浸泡半小时再煮,药效至少提升30%
- 代茶饮最多连喝一周,症状缓解就停,别当白开水喝
日常润燥小绝招
- 上午10点:含服3粒枸杞,慢慢嚼出甜味
- 下午3点:用陈皮+山楂煮水果茶,加块冰镇苹果
- 睡前1小时:捣碎藕节煮牛奶,喝完睡觉不口干
- 随身带:枇杷膏润喉糖+迷你保温杯(装石斛水)
最后唠叨一句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这些方子适合日常调理,要是长期口干舌燥、喝水也不解渴,赶紧去医院查血糖和免疫指标,别自己瞎折腾!关注我@养生小能手,下期教你怎么用应季食材做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