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牙痛救星!六君子汤调理脾胃治牙疼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隔壁张阿姨总捂着半边脸唉声叹气,一问才知道又被"老朋友"牙疼缠上了,这可不是她第一次遭罪,去年光补牙就花了小两千,谁料最近加班熬夜后又开始隐隐作痛,直到有天看她端着个褐色药罐子进出厨房,凑近一闻还有股淡淡的草药香,这才揭开了个中奥秘——原来她在喝六君子汤调理牙痛!

从"上火"到脾胃虚,牙痛背后的真相

很多人像张阿姨一样,觉得牙痛就是上火,猛灌凉茶、吃消炎药,可这法子治标不治本,过段时间准复发,其实老祖宗早就看透了门道:《黄帝内经》说"龈为胃之络",牙齿看着是骨头的事,根子却在脾胃上,现在人爱吃冰饮、重口味,熬夜追剧泡枸杞,把脾胃折腾得像个漏水的竹篮,湿气淤积往上冲,牙龈能不闹脾气?

我特意翻了县中医院老院长的笔记,里面用红笔圈着重点:"反复发作的牙痛,十有八九是脾胃在报警。"这话真不假,张阿姨就是典型例子,她常年做销售应酬喝酒,冷饮当水喝,舌头总是胖大带齿痕,明明怕冷又容易口腔溃疡,这种上热下寒的体质最是磨人。

六君子汤妙在哪?千年古方治本有招

刚开始听说喝汤药治牙疼,我还跟张阿姨打趣:"您这锅煮的不是药,是黑暗料理吧?"结果人家掏出手机给我看舌象照片,舌苔白腻得像刚下的雪,边缘还泛着淡紫色,老中医搭脉后直摇头:"脾胃虚寒还夹着湿气,再拖下去怕是要'殃及池鱼',蛀牙都要找上门了。"

这六君子汤看着简单,实则暗藏玄机:

  • 党参像勤劳的管家,给脾胃添把火
  • 白术专管仓库除湿,把滞留的水液运走
  • 茯苓好比清洁工,把多余垃圾扫出门
  • 甘草充当和事佬,调和诸药不争抢
  • 陈皮带着香气醒脾,让肠胃重新振作
  • 半夏最是犀利,把顽固的痰湿连根拔起

张阿姨每天早晚捧着保温杯小口抿,头三天还说没感觉,到了第七天突然拍桌子:"哎呀!吃饭终于不牙酸了!"我凑近看,原本红肿的牙龈褪了粉红,连带着多年的口臭都淡了。

自己熬药有讲究,这些坑千万别踩

别看方子就六味药,真要熬出功效可得细心,张阿姨刚开始也翻车,有次要图省事把所有药材丢进养生壶,结果药汤苦得皱眉,后来老中医教她:

  1. 药材要过筛:党参切片、半夏要选制过的,生半夏可是有毒的
  2. 冷水浸泡:头天晚上泡上,第二天煎药时有效成分才析得出
  3. 文武火交替: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,就像炖老母鸡汤
  4. 饭后温服:别空腹喝伤胃,也别凉着喝影响药效

最要紧的是坚持,这可不是速效救心丸,张阿姨连喝两周,现在牙床抵抗力上来了,以前吃点坚果就倒牙,现在啃苹果都不带眨眼的,不过她也老实交代:"刚开始真喝不下去,要不是牙疼得整宿睡不着,谁愿意天天喝这褐色饮料?"

不是所有牙痛都适用,这些情况要注意

虽然张阿姨捡到宝,但老中医反复叮嘱:六君子汤专治脾胃虚寒型牙痛,其他情况乱喝可能适得其反。

  • 牙龈红肿出血可能是胃火旺,得加石膏、黄连
  • 蛀牙引发的剧痛还是得找牙医补洞
  • 智齿发炎更需要消炎而不是单纯调理

上个月公司小王也跟着抄作业,结果喝了三天嘴角起泡,他本来就是爱吃肉的壮小伙,舌苔黄腻典型的湿热体质,硬套这个方子不翻车才怪,所以说中医治牙痛也得"量体裁衣",最好找个靠谱大夫摸个脉。

调养才是长久计,记住这三个护牙秘诀

看着张阿姨药罐见底,我赶紧讨教保养心得,她现在随身携带三个法宝:

  1. 随身包里揣着陈皮:饭前嚼两片开胃消食
  2. 办公桌常备山药糕:健脾又不伤胃
  3. 睡前必做叩齿功:上下牙轻叩50下,牙龈血液循环好

最绝的是她戒了冰美式,改喝红茶姜枣茶,有次聚餐她夹起红烧肉又放下:"油多的菜过水再吃,脾胃可比牙齿金贵多了。"这话听着糙理儿却实在,毕竟牙疼起来真是要命的滋味。

如今张阿姨成了办公室"养生大使",那口药罐倒是很久没出现了,她说现在靠食疗巩固,偶尔喝点四神汤,倒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该警醒——别等牙疼得撞墙才想起老祖宗的智慧,平常少贪凉、多养胃,这才是最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