虾钳草中药市场价格暴涨背后,游资炒作还是供需失衡?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9 0
A⁺AA⁻

"老李,你这虾钳草存货还敢捂么?"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的角落里,两个药商压低声音交谈,老李攥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,屏幕上跳动的"虾钳草统货280元/公斤"让他额头沁出冷汗——就在三个月前,这种不起眼的中草药价格还不到百元。

从山野杂草到市场宠儿 在多数普通人认知里,虾钳草不过是南方山区溪边常见的蕨类植物,但在中医药界,这种学名为"石韦"的药材却是治疗尿路感染、肾炎的常用药,其叶片多回羽裂如虾钳,故得此俗名,传统用法多以鲜品入药,直到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兴起,干燥虾钳草才成为药企争抢的香饽饽。

价格过山车背后的推手 2023年春季,安国药市悄然刮起"虾钳草旋风",某知名中成药企业一次性采购50吨的消息不胫而走,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,广西玉林、云南文山等主产区突然涌入大批陌生面孔,操着各地方言的收购者把收购价从60元一路抬到180元。

"现在市场上飘着近百万资金。"经营中药材批发十余年的王老板透露,他亲眼见过炒房团转战药市,"那些人不懂药材特性,就认准有资金就能控盘",某次拍卖会上,三吨陈货竟被神秘买家以每公斤360元天价拍走,创下行业新纪录。

产业链上的生死时速 在贵州黔东南的深山里,药农老周望着自家晾晒场的虾钳草直叹气,往年这个时候,浙江药商早已订完全年产量,今年却迟迟不见订单。"他们说要现款现货,价格还压到140元。"老周掰着指头算账,采收人工涨了三成,运费又增加两成,再扣除中间商利润,落到手里的钱比去年少了一大截。

这种焦虑同样笼罩着制药企业,某不愿具名的上市药企采购总监透露,他们正在测试替代品种:"虾钳草在复方中占比虽小,但属于不可替代成分,现在原料成本涨了四倍,产品却不涨价,每天睁眼就是亏损。"

暗流涌动的市场博弈 随着价格突破300元大关,诡异现象接连出现,主产区突然传出"发现虾钳草致癌物质"的谣言,紧接着又有"某地万吨库存即将入市"的消息,在亳州药市,有人目睹同一批次药材分装成不同包装,贴上"野生""有机"标签后身价翻倍。

更耐人寻味的是政策风向,2023年新版药典首次将虾钳草黄曲霉毒素限量收紧十倍,这意味着大量库存面临退市风险,而此时,某省突然出台"中药材趁鲜加工"政策,允许鲜品直接切片烘干,这无异于给热火浇上一勺油。

迷雾中的突围之路 面对乱象,行业开始自发寻求出路,广东康美药业牵头成立虾钳草追溯联盟,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"一物一码",江西某药企则另辟蹊径,投资建设200亩虾钳草GAP基地,试图掌握稳定货源。

"现在进场的都是赌徒。"资深分析师张涛指出,当前市场流通量不足百吨,而年需求量实际在300吨左右,这种畸形供需关系下,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剧烈震荡,他预测,随着游资逐步离场,价格将在2024年春节前后回归理性区间。

夜幕降临时,老李终于下定决心:"明天就把仓库那二十吨货拆散卖给不同药厂,哪怕少赚点也要落袋为安。"手机里不断弹出的新报价闪烁着诱人数字,但经历过价格狂潮的药商们,这次选择谨慎行事,这场关乎草根与资本的博弈,或许正如虾钳草本身的命运——在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