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留下的消炎活血中药,这些知识早该知道了!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街坊邻居聊起"身体有炎症""气血不通"这些话题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在山野田间找到了天然药方,今天带大家认识几味既能消炎又能活络的中药,都是千百年验证过的养生智慧,看完记得转发给关心的人!

藏在厨房里的万能药——生姜 说起消炎活血,很多人想不到灶头常年备着的生姜,这黄澄澄的根茎可是中医眼里的宝贝,《本草纲目》里早有记载:"姜,辛温发散,能祛寒湿、通血脉",现在研究发现,生姜里的姜辣素确实能抑制炎症因子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。

平时受凉感冒,煮碗红糖姜水,既能驱寒又能让手脚回暖,要是不小心扭伤脚踝,老一辈都会切片生姜捣烂敷在红肿处,凉丝丝的镇痛效果特别明显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吃,毕竟万物皆有个度。

跌打损伤圣品——三七 在云南旅游时,导游总会推荐三七粉,这味五加科植物确实神奇,止血不留瘀的说法流传百年,现代医学发现它含有皂苷成分,既能抗凝血预防血栓,又能消除局部炎症,像篮球运动员崴脚后,中医师常开三七粉配合热敷,三天就能正常走路。

家里备些三七粉很实用,女性经期腹痛可以温水冲服,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病也能少量服用,但孕妇千万不能碰,这是中药铺老板反复叮嘱的禁忌。

妇科调经妙药——益母草 这种夏天开紫花的野草,专治"不通则痛"的问题,很多女性朋友宫寒痛经,老中医就会开益母草煮鸡蛋,它不仅能活血调经,还能消除盆腔慢性炎症,现在药店有益母草膏,坐办公室的姐妹们生理期前吃两周,那种腰酸腹胀的感觉会减轻很多。

新鲜益母草晒干后泡茶,对长期久坐导致的下肢水肿特别有效,不过这草药名字虽温柔,药性却挺猛,每天用量控制在15克以内最安全。

关节疼痛克星——秦艽 北方山区常见的龙胆科植物,对付风湿骨痛有奇效,以前看爷爷每到阴雨天膝盖疼,就用秦艽加白酒浸泡擦患处,说是能"拔出湿气",现在知道这黄色药材含生物碱,确实能抗炎镇痛,比西药止痛片温和得多。

经常骑电动车的朋友,不妨用秦艽5克、伸筋草3克煮水熏洗关节,特别适合防治骑行膝,但体质虚寒的人要慎用,最好搭配红枣枸杞中和药性。

咽喉肿痛救星——射干 嗓子发炎含片不管用时,试试这个鸢尾科植物,射干长得像扁竹根,清热解毒还利咽,古代将士远征必带它防治喉痹,现在药房买的射干饮片,煮水漱口能缓解扁桃体发炎,加点蜂蜜效果更好。

教师、主播这类用嗓过度的职业,平常可以用射干3克、胖大海2颗泡茶,既消炎又保护声带,不过这药偏寒,脾胃虚弱者要少喝。

这些祖辈传下的消炎活血药,讲究的是调和身体的自愈力,不像西药追求速效,它们更像温润的溪流,慢慢疏通堵塞的河道,不过再好的中药也不能乱吃,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辨证,记住咱们老祖宗的智慧:是药三分毒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