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,这盆绿化真是决明子?"上周在闺蜜家看到阳台上的绿植时,我真被惊到了,这种我们常泡水喝的中药材,居然开着明黄色的小花,结着汤圆似的黑褐色种子,老中医说这叫"马蹄决明",既是观赏植物又是护眼良药。
说起豆科中药,可不止决明子这么简单,作为中药大家族的重要分支,豆科植物贡献了数十种常用药材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药食同源"的豆科高手,它们就藏在我们的厨房和花园里。
熬夜族的救星——决明子 这枚小小的种子可是护眼界的明星,记得去年连续加班盯屏幕,眼睛干涩发红,同事推荐用炒决明子泡茶,抓一把炒得香喷喷的决明子,开水一冲,十分钟后茶汤变成漂亮的琥珀色,喝上三天,不仅眼睛舒服了,连便秘都好转了,现代研究说它含蒽醌类物质,既能清肝明目,又能润肠通便,不过孕妇要慎用,毕竟它性寒凉。
夏季必备的"灭火器"——淡豆豉 别看黑豆经过发酵处理后变得黑不溜秋,这可是古代"伤寒论"里的退烧大将,去年感冒发烧,老妈翻出陈年豆豉,配合葱白煮汤,那独特的发酵香气现在想起来还直冲鼻腔,豆科植物的黑豆经过桑叶、青蒿炮制,竟有了解表除烦的奇效,现在药店买的多是药用淡豆豉,自己在家发酵要注意卫生。
五谷杂粮中的药王——赤小豆 别把红豆和赤小豆搞混了!细长暗红的是药用的是赤小豆,圆圆的大红袍是食用红豆,每到湿气重的雨季,广东邻居就会晒赤小豆,抓一把配茯苓煮汤,再加点陈皮,祛湿效果翻倍,记得要煮到开花才能发挥药效,那种沙沙的口感其实挺治愈,不过体瘦津亏的人要少吃,利水太过反伤身。
藏在甜品里的养生高手——皂角米 云南餐馆里那道晶莹剔透的皂角米羹,居然是豆科植物的精华,皂荚树的果实剥开外壳,里面藏着珍贵的雪莲子,前年去大理买手工皂角米,老板教我鉴别好坏:颗粒饱满、色泽乳白为佳,炖银耳时加几颗,咕嘟咕嘟熬出的胶质能润肺止咳,不过这东西产自云南贵州,市面上掺假的不少,要买正规厂家的。
花荵却能入药的紫荆花 春天小区里的紫荆花开得灿烂,谁能想到它的花苞竟是味中药?新鲜花朵洗净焯水,拌在凉菜里微涩回甘,老辈人说能清热解毒,治风湿痹痛,不过我最爱用它泡茶,看着淡紫色的花在杯中舒展,喝一口神清气爽,只是花期太短,要采收得赶在清晨露水未干时。
深山里的"南方人参"——绞股蓝 在九寨沟旅游时,导游指着岩壁上的藤蔓说这就是绞股蓝,这种学名叫做"五叶参"的植物,泡水喝有淡淡的草本香,当地村民叫它"神仙草",说是能降三高,我自己试了两个月,搭配山楂片当日常茶饮,体检时血脂真的降了,不过这玩意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搭着生姜喝。
这些豆科中药最妙的就在于"接地气",决明子能在阳台盆栽,赤小豆是厨房常客,皂角米变身甜品主角,不过再好的药材也要对症,就像古语说的"是药三分毒",拿不准的时候,还是要问问中医师,你家厨房还藏着哪些中药宝贝?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养生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