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山龙到底是个啥?
在中药房的角落里,总能看到一些弯弯曲曲的干药材,其中有种淡黄色的片状药材特别显眼,老师傅们管它叫"穿山龙",这名字听着霸气,其实它是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,别以为带"龙"字就是稀有物种,在咱们东北、华北的山沟里,它可常见了,不过要挖到5年以上的老根才够药力。
穿山龙的三大绝技
关节疼痛的克星
老张在工地扛水泥十年,膝盖疼得连蹲都困难,去年他试着用穿山龙煮水熏洗,没想到半个月就能深蹲了,这可不是瞎猫撞上死耗子,《中华本草》里早有记载:穿山龙能"祛风除湿,强筋健骨",现在不少膏药里都偷偷加了这个成分,专治风湿性关节炎、腰腿痛这些顽固毛病。
跌打损伤的急救兵
上周隔壁王婶下楼梯崴了脚,肿得跟馒头似的,我妈赶紧抓了一把穿山龙捣烂,加点黄酒调成糊糊给她敷上,第二天就消了大半,这效果比药店买的云南白药还快,原来穿山龙含有薯蓣皂苷,能加速血液循环,对付扭伤淤青特别在行。
老慢支的调理高手
我们小区张大爷每到冬天就咳得震天响,今年他用穿山龙配杏仁炖猪肺,居然安稳过了冬,这招在中医里有讲究,穿山龙归肺经,能"化痰止咳平喘",对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这些慢性病有调理作用,不过要提醒的是,急性咳嗽千万别乱用,得先找大夫辨证。
厨房里的中药用法
别看穿山龙长得丑,用起来可不麻烦,最常见的是切片煮水,15克鲜品(或10克干品)加500毫升水,大火烧开转小火熬20分钟,当茶饮就行,要是嫌苦,加点红枣枸杞调味,酸枣甘草茶就这么来的。
喜欢喝酒的朋友可以试试泡药酒:50度白酒1斤,泡50克穿山龙,密封放阴凉处两周,每天喝1两,特别适合关节冷痛的人,不过要注意,高血压患者和孕妇千万不能碰酒剂。
小心这些雷区
前年有个小伙子听说穿山龙治腰痛,直接啃生片结果中毒送医院,这里要敲黑板:穿山龙必须炮制后才能内服!生的含有刺激性物质,会喉咙发麻、恶心呕吐,还有人把它和防风混用,结果药效打折,其实两者药性相反,千万要分开。
最危险的是过量使用,去年有位大叔听信偏方,一天喝三碗浓煎穿山龙,结果拉肚子拉到脱水,安全剂量是每天不超过15克,连续服用别超过一个月,毕竟是药三分毒。
现代研究的惊喜发现
最近看《中草药》期刊,里面提到穿山龙提取物能降尿酸,实验里给痛风模型鼠用了四周,尿酸值降了40%,虽然还不能直接用于临床,但给痛风患者多了个调理思路,不过要强调,这不能替代药物,只能辅助治疗。
还有研究发现它含有类似激素的成分,但没激素的副作用,有些皮肤药膏开始用穿山龙提取物代替激素,对湿疹、皮炎效果不错,特别是长期用激素产生依赖的患者,算是个新选择。
辨别真假有窍门
市场上掺假的穿山龙不少,教大家几招:真货断面是淡黄色,有明显同心环纹,闻着有股淡淡的薯蓣香,要是颜色发白、气味刺鼻,准是硫磺熏过的,记住正经药材都会有"豆腥味",就像掰开新鲜山药那种味道。
买的时候尽量选安徽、浙江产的,这两个地方的质量最可靠,切片均匀、不带杂质的才是好货,那些碎渣多的多半是边角料拼凑的。
特殊人群要注意
孕妇绝对不能碰,它活血化瘀的力气太大,可能导致宫缩,哺乳期妈妈也要谨慎,药物成分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,小孩子用的话必须减量到成人三分之一,而且只能短期使用。
正在吃华法林等抗凝药的人要小心,穿山龙会加强药效,容易出血,同理,准备做手术的前两周也得停用,免得术中止血困难。
民间妙方大集合
① 颈椎病:穿山龙30克+葛根20克,煎水趁热熏洗颈部,每天15分钟 ② 足跟痛:鲜穿山龙捣烂,睡前敷痛点,纱布包好睡一夜 ③ 过敏性鼻炎:穿山龙10克+辛夷花5克,开水冲泡当茶饮 ④ 痔疮肿痛:穿山龙煮水坐浴,早晚各一次,每次10分钟
保存有诀窍
这药材容易生虫,最好用保鲜膜包紧放冰箱冷藏层,要是没有冰箱,每月拿出来太阳下暴晒半天,晒后再密封,注意不能放在铁皮盒里,潮气散不出去会发霉,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纸巾裹住,装食品袋扎紧口,挂通风处就行。
穿山龙从古用到今,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疗效,不过再好的药也不是仙丹,关键要对症使用,建议大家在使用前咨询中医师,特别是第一次尝试的时候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适合别人的方子未必适合你,记住这句话:中药调理是个细水长流的过程,急不得也猛